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復活 馬勒 Cool Mr. Mahler

詩人與指揮家的馬勒對話 陳黎vs.簡文彬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這次的主題很清楚,就是「馬勒」。

用筆創作的陳黎與用指揮棒創作的簡文彬,相遇在國家交響樂團的排練室。

對談當天是國家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系列」第一場音樂會的前夕,早上剛經過多次排練的排練室,挑高兩層樓的空間裡,似乎仍殘留著許多馬勒的音符。

工作了一早上、有點倦容的簡文彬,為了讓自己放輕鬆,特地換上短褲拖鞋,與特地從花蓮北上、在要去台南當文學獎評審的路上抽空參加對談的陳黎,腳上帶著旅塵的拖鞋,還真是兩相輝映。

其實兩個人只通過一次電話,但對於對談的邀約,一聽是對方,一聽題目是「馬勒」,隨即答應。陳黎極忙,在教書與文學活動間奔波,卻是個極重度的古典樂迷,為了對談,預先做的功課,竟已有上萬字。

簡文彬說自己之所以對馬勒感興趣,是源於學生時代看的李哲洋翻譯的威納爾(Vinal)的《馬勒》一書,說時遲那時快,陳黎就從書包裡翻出同樣一本、看來頗有歷史的李哲洋譯的《馬勒》,當下,相視莞爾。

《PAR表演藝術》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43期 / 2004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