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特輯 Special | ARTalks

聲波訊號不清?

在多變的音量音調、文字內容與聲音技術形式交錯之下,肢體語彙所能表現的可能性相對顯得想像振幅較小。 (張震洲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就聲音的部分,確實可以感受到在此作品所占的分量,無論是細碎的的打字機聲音、有力的心跳聲、令人不安的警笛音響等等聲音的物件,以及現場收發、演奏表現,都展現了旺盛的創作意圖、強烈的情感渲染或意義指涉。此外,再加上舞者身上的物件、舞台上的裝置與視覺變化、持續流動或頓挫的動作語彙,理應能夠交會而迸發出更大的能量,可惜未見更明白的訴求被突顯出來。

賴翠霜舞創劇場《發聲》

3/ 25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PAR表演藝術》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81期 / 2016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