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灰飛湮滅後的絲絲情「藝」
當危及生命的災難驟然而降,「藝術」可以扮演什麽角色?表演團體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九二一大地震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摧毀了無數美麗的家園。此時此刻,所謂的「藝術」似乎成爲最奢侈的非生活必需品,無法提供受災居民實際的協助;然而,在整個救災過程當中,表演藝術界卻不甘於只是承平時期的文藝使者,許多團體或者深入災區、用自己的方式協助居民,或者振臂疾呼、出錢出力。同時,由於地震所帶來的巨大災難,也強烈衝擊著文化人原本的自我定位及價値觀,讓許多人重新思考「藝術」的意義。因此,從這個月開始,我們將針對此次國內的表演藝術界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反應及行動做一系列的觀察與報導。首先將以月誌的形式記錄從九月二十一日起至十一月中所取消的演出,以及期間表演藝術界各個團體的賑災行動;不過因爲有太多的地方團體深入災區,默默貢獻心力,我們的資料恐仍有遺漏之處。
《PAR表演藝術》 第84期 / 199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