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PAR! | 劇場思考

期待大氣魄的未來 對「小亞細亞戲劇網絡」的觀察與思考

深圳大學的作品採集體創作而成,眾多演員將「奔月」此一通俗主題天馬行空地編集成一齣戲。 (余志偉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這幾年來,除卻觀眾,台灣評論界持續地針對此一活動的戲劇與舞蹈撰寫評論,充滿「舉輕若重」的期待與善意,主辦單位是否真切感受到這些目光與重視?目前看來,整個活動尚稱小眾之事,但主辦單位若不以大氣魄來經營規劃,或許會漸漸銷聲匿跡。

《PAR表演藝術》 第120期 / 2002年12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20期 / 2002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