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藝@書
教父,有時只是做了「多餘」的事情
被譽為「低音管教父」的徐家駒與「豎琴教父」的李武男,在成為「教父」的路途上,其實都做了很多外人不解、付出與回收不成正比的「傻事」,但他們努力的領域,或許沒有明星的光環,也沒有聚光燈的亮麗,但缺少了這些「多餘」,不圓滿的不僅是舞台上的樂團,還有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PAR表演藝術》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被譽為「低音管教父」的徐家駒與「豎琴教父」的李武男,在成為「教父」的路途上,其實都做了很多外人不解、付出與回收不成正比的「傻事」,但他們努力的領域,或許沒有明星的光環,也沒有聚光燈的亮麗,但缺少了這些「多餘」,不圓滿的不僅是舞台上的樂團,還有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PAR表演藝術》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