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抗爭與受難美學的嘉年華 記2005光州藝術節

光州藝術節的戶外演出。 (趙川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在消費主義高張的年代,主張以劇場反映社會問題和人民痛苦的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在台灣是極小眾邊緣的領域;九○年代初,由現任立委李永萍帶領的環墟劇場便曾創作以環保、農民、學生等社會運動為主題的劇場作品。

在台灣致力民眾劇場多年的劇場工作者鍾喬,五月間率領差事劇團參與韓國「亞洲廣場」光州藝術節的演出,「亞洲廣場」戲劇節裡的戲,大都與社會抗争或亞洲殖民歷史有關聯。今年的演出,首度有來自北京及上海的民眾劇場參加,反映了大陸國營劇場在向市場開放之後,知識分子對劇場本質的反省思維,中國大陸的現身,可說開啟亞洲民眾戲劇一個新的里程。本文即是鍾喬參與這次活動的觀察與思考。

《PAR表演藝術》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52期 / 2005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