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世紀末的浪漫與璀璨─荀貝格的「生」與「死」

從調性到非調性 歷史之必然?! 大時代下的荀貝格

蕭邦 (本刊資料室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在音樂急速發展的十九世紀,「調性」實受到兩面不同的待遇:一方面,音樂理論家嘗試以人類學、生理學等角度,證明大小調的調性係「自然」的、「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作曲家們卻早已蠢蠢欲動,在或大或小的層面上挑戰這個體系。如蕭邦、李斯特、華格納都有挑戰調性的作品,即使被視為新音樂創始者的荀貝格,其「非調性」時期亦是以漸進的方式所開創。可見廿世紀初的調性瓦解,不僅不能簡化為歷史的斷裂,反而更顯其不得不然之趨勢。

《PAR表演藝術》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84期 / 2016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