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Review | 戲劇
建構重新感知「身體」的平台
三種形式及三種與身體對話的方式,漂亮完成「身體平台」整個策展概念。雖不是說每個表演都無懈可擊,對身體的探討也不可能至此而盡,但它確實做到國內策展難見的拳拳到「肉」,而非空有理念包裝;也展現出表演藝術於新時代的革命,不在議題而可能在「感知方式」上的潛力。
陳柏廷《竹藪中》、林宜瑾《終》、姚尚德《驅。殼》
2/19 台北 忠泰廢墟建築學院
《PAR表演藝術》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三種形式及三種與身體對話的方式,漂亮完成「身體平台」整個策展概念。雖不是說每個表演都無懈可擊,對身體的探討也不可能至此而盡,但它確實做到國內策展難見的拳拳到「肉」,而非空有理念包裝;也展現出表演藝術於新時代的革命,不在議題而可能在「感知方式」上的潛力。
陳柏廷《竹藪中》、林宜瑾《終》、姚尚德《驅。殼》
2/19 台北 忠泰廢墟建築學院
《PAR表演藝術》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