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多元開放的藝術展演場

紙風車進駐紅樓創造「古蹟再生」、「觀光劇場」的成果及經驗,仍能激發表演藝術團體經營劇場空間的無限創意。 (許斌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除了租用公部門閒置空間作為棲身的家,藝術團隊也接受公部門委託,將公共空間經營成一個延伸劇場創意,實踐文化生活,兼具經營與社會功能的有機場域。台北市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紅樓劇場與牯嶺街小劇場,在團隊的經營下,分別展現出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景。而東台灣的台東鐵道藝術村,更已形成一個融合觀光與藝術的創意空間。

《PAR表演藝術》 第201期 / 2009年09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01期 / 2009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