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 第二維也納樂派
圓舞曲不再美好 無調性刻畫內心世界
從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強調主觀的風潮,隨著進入廿世紀的時代巨變,音樂家藉由不尋常的主題,在荒誕、幻想、扭曲後的現實世界,描繪出人的孤獨、無助、絕望等情緒。第二維也納樂派從音樂創作上,反映了調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過渡階段,他們認為音樂藝術是反映創作者的意識,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體呈現,強調真正的美是從內在價值發掘,傳達對個人經驗主觀而強烈感受的省思。
《PAR表演藝術》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