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焦點
台灣京劇新風情 從《媽祖》與《羅生門》看台灣新編京劇的實踐
無論是本土民間故事或是世界文學,大陸嫻熟的編劇技巧加上台灣的多元創意,都展現了戲曲界可以朝「永續經營」之路邁進的條件。少了點傳統「京味兒」的京劇,如果可以多了點吸引觀衆的趣味,那麼,美學形式的調和將是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國光劇團《媽祖》
4月17—19日 國家戲劇院
復興劇團《羅生門》
5月15—17日 國家戲劇院
《PAR表演藝術》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
無論是本土民間故事或是世界文學,大陸嫻熟的編劇技巧加上台灣的多元創意,都展現了戲曲界可以朝「永續經營」之路邁進的條件。少了點傳統「京味兒」的京劇,如果可以多了點吸引觀衆的趣味,那麼,美學形式的調和將是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國光劇團《媽祖》
4月17—19日 國家戲劇院
復興劇團《羅生門》
5月15—17日 國家戲劇院
《PAR表演藝術》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