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特別企畫/威爾第百年祭/表演篇

以人聲戲人生

威爾第的分析者巴塞威認為威爾第的歌劇《西蒙.波卡内格拉》受到德國格國歌劇的影響;圖為Tito Gobbi飾演西蒙.波卡内格拉與飾演阿密莉亞的Orianna Sa (本刊編輯室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各種人聲在威爾第的筆下,似乎早已安排妥當;飾演反派角色的女中音、受到命運捉弄的男中低音,比起女高音與男高音是幸運多了,他們不一定是主角,但是是歌劇中的靈魂人物。威爾第給予女高音與男高音吃重的音樂與悲劇性的角色,讓他們遭受命運的撥弄,他更以暴烈的音樂凌辱歌手,教他們嘔出心血,以製造威爾第式的悲劇,而讓觀衆處於這施虐與受虐難分的痛苦快感中。

《PAR表演藝術》 第101期 / 2001年05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01期 / 2001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