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思考 | 最PAR!/劇場思考

「當代」急驚風遇上「傳統」慢郎中 鬼太鼓與優人神鼓之比較

「鬼太鼓」用肉體頂住體力的極限,如驅近死亡的生命本能一般令人悲傷;強烈的鼓聲混合著艱苦的肉體景像,卻令人感受到「情動」的生之喜悦。 (白水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在《金剛心》中,通過身體所傳達的動作與聲音,都像是修行者必須在極度壓抑的禁慾主義之下,展現出一種刻苦鍛鍊的精神性,甚而套用了一些文化符號,來渲染這一精神鍛錬的刻苦性。然而,「鬼太鼓」的年輕人並不從日本的神道教義中探求生命真理,但他們用中國古箏與日本太鼓或三弦琴對話,體現了跨文化所拓延出來的新生疆域是無邊無際的。

《PAR表演藝術》 第117期 / 2002年09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17期 / 2002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