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與回響 Echo | 回想與回響

「年輕」是新台灣人的身體像嗎? 從「歷史性」談創作風格與政治經濟學的關係

《年輕》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呈現數萬人觀賞的戶外演出,不應視為只是編舞家的實驗作品而已。 (白水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積澱一層又一層的身體觀,形塑了所謂的大師風格,而歷史與風格之間相互依附則形成大師風格的意義;在慶幸台灣社會還能支持得住雲門這樣的大型舞團之餘,舞蹈評論,包括新聞記者的報導式評論,到底為雲門,或為林懷民記錄下什麼樣的歷史,卻是不能不深切探討的問題。

《PAR表演藝術》 第93期 / 2000年09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93期 / 2000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