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本月我要看 《頑童與魔法》

身為摸琴摸了一輩子、一生花費許多時間關在琴房練功的鋼琴家,對我而言只要一提到拉威爾,馬上映入腦海的是那閃亮亮的《水之嬉戲》、或是精巧堆疊的 《波麗露》,不論是鋼琴或管絃樂曲,都充滿了細膩且豐富、令人目眩神迷的華麗聲響,彷彿在聲音這單純的點上進行著無止盡的拓荒之旅。 於 是當我的好友告訴我她要演出拉威爾的歌劇《頑童與魔法》時,我必須承認當下是有些難以想像的!對器樂家而言,我們真覺得拉威爾音樂中的元素已經夠多夠滿 了,如果還要再加上語言的演繹,況且還是一齣故事充滿想像力、人物角色也如此豐富的劇作,這下當場令我的好奇心升到了最高點! 二○一二年這檔《頑童與魔法》在國內並非首次搬上舞台,但這回請到了法國導演來親臨執導,再加上所有演出人員皆為目前樂壇上首屈一指的一流演唱家,讓我超級期待能夠聆賞原汁原味的法國風,讓我們心愛的拉威爾再現他的音樂魔法,迷惑全台樂迷的心。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本月我想看 美國芭蕾舞團、做臉不輸—小美容藝術節…

七月中,是喜好芭蕾的舞迷們捧著大筆銀子得去看的美國芭蕾舞團ABT!這次難得來台,雖然可惜沒有當紅的駐團編舞家Alexei Ratmansky的作品,但在兩廳院坐擁林肯中心大都會歌劇院每年只演出八週的(且常搶不到票)大型古典芭蕾,看著一級的線上舞者在台,再怎麼不捨也值 得! NSO與澳洲跨國製作的《蝴蝶夫人》歌劇,也是一個我想看的典雅經典!在這樣的傳統之外,魏瑛娟想出來的「做臉不輸—小美容藝 術節」,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之前看過她一篇談論臉書的文章,亦莊亦諧,辛辣損極!沒想到即採取了行動!這回邀來的都是很有看頭的藝術家:余彥芳是個人色 彩強烈的舞蹈創作者,還有四把椅子劇團《等待窩窩頭之團團圓圓越獄風雲》編導許哲彬、編劇簡莉穎、音樂人蔣韜。其中的簡莉穎,既是高俊耀日前執導的《懶 惰》的編劇,也創作了本次女節的一齣戲,還是藍貝芝先前《無枝Nostalgia》二度呈現:「離家行動計畫」的劇本協力,是廣受邀約的創作人。 為了拓展好奇心,我也推薦看看台北兒童藝術節的國外節目!如果搶得到票的話。我曾在那兒發掘到了一張至今最珍愛的小提琴配樂,是個以色列舞團的原創。由是證明了兒藝節臥虎藏龍,不見得都是「頭腦簡單」的作品呢!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本月我想看 NSO歌劇《蝴蝶夫人》

神秘的東方情調、淒美的愛情悲劇再加上浦契尼蕩氣迴腸的音樂鋪陳,讓《蝴蝶夫人》成為西方世界探尋東方文化的最佳入門之一, 也是東方歌者登上世界舞台的最佳跳板。NSO繼二○○九年首次成功引進《卡門》後,再次與澳洲歌劇團合作,再次的跨國大製作,相信也會是再一次的成功。而 當年讓黃英一炮而紅的歌劇電影版中的帥氣男主角理查.卓克希爾,此次也應邀來台詮釋平克頓。更讓人好奇的是,除了來台演唱第一組女主角的雪兒.巴克外,呂 紹嘉在第二組演出陣容中,大膽起用國內新銳女高音林玲慧,演唱為了持守愛情與貞節、犧牲自己的蝴蝶夫人秋秋桑。讓曾經執導第二幕的筆者無比興奮與盼望,東 西方新秀與高手的碰撞會擦出什麼樣的音樂火花,令人充滿無限期待。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本月我想看 同黨劇團《奠酒人》

旅居巴黎的時候,每年總是會遇上不同的劇團上演希臘悲劇。看希臘悲劇很過癮,因為裡頭常有一些超越現實人生的血腥情節:父親獻祭女兒、妻子聯合姘夫 殺老公、兒子殺死母親,最後竟被女神雅典娜宣判無罪……這些懸疑情節不斷考驗著我們身為人類、內在七情六慾的終極界線,所以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說,悲 劇是「借著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情感得到昇華」,而就是「戲劇」的原始功能。 同黨劇團成立多年來,團長邱安忱始終秉持劇場實驗精 神,其開發的面具系列作品,包括二○○八年《飛天行動》(台新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獎)、二○○九年《上帝之子》(牯嶺街小劇場最佳年度演出節目),以及二○ 一○年的《IT》,本次將希臘悲劇《奠酒人》以面具形式上演,就更令人引頸期盼了。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本月我要看 辻井伸行鋼琴獨奏會

我常在教琴時鼓勵學生:「試試閉上眼睛彈琴,你的耳朵將會像被施與魔法般地展開!」因為少了「視覺接受」的作用,耳朵就更能專注地聽,並隨之共感到內心, 進而傳遞指尖、變成音樂!這是我的淺見。對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的好奇,除了知道他是二○○九年第十三屆范.克萊本(Van Cliburn)鋼琴大賽的冠軍得主,更從媒體剪輯他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的獨奏會片段與後台紀實中,深刻地感受到其代表「音樂人生」的實踐與難能可貴。據說辻井伸行出生時已是全盲,先天的限制並未澆熄他在音樂上的追 尋與熱愛,而諸多國際大賽獎項無疑是為他的才華、努力與堅持做了最好的見證。個人覺得辻井伸行的琴音透露著一種最原始的快樂、純淨與滿足;他的音樂讓我體 驗到一種真摯的美。如同所有鋼琴家,除了要克服艱難的演奏技巧,他還有許多我們一般習琴者所想像不到複雜的讀譜「準備工作」。話說到此,我對這場音樂會早 已從期待轉化成衷心的祝福!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本月我想看 高雄春天藝術節《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本月我想看高雄春天藝術節的《艷后和她的小丑們》,節目介紹上寫著這是國光劇團十七年來最前衛大膽的實驗鉅作,令我無比好奇。特別是這齣戲由劇場犀 利編劇大師紀蔚然首次與國光合作,還有新科國家文藝獎魔幻戲曲導演李小平首次詮釋莎翁名劇,京劇百變青衣魏海敏首次挑戰風華絕代、美艷無儔的埃及艷后,看 她如何演繹風情萬種的西方絕色美女,如何讓羅馬大帝為她傾城傾國! 這麼多的「第一次」真是讓人充滿期待,加上三月剛開幕的全新劇院「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錯過可惜哦!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本月我想看 TSO「法國詩情」

一般而言,管絃樂團與聲樂家在音樂會的合作,曲目多是以歌劇詠歎調大集錦為主,偶爾會祭出少數為管絃樂及人聲譜寫的藝術歌曲,因此本場音樂會的曲 目,首先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尤其是其中四首亨利.杜帕克(Henri Duparc)的藝術歌曲。一般我們所常聽到的版本,是為鋼琴及人聲所作,但很少人知道,杜巴克在完成這幾首歌曲的數年後,又將這些歌曲改編為管絃樂版 本,杜巴克原本作品數量就少,他自己又毀掉了其中大多數,所存留下來的多半為藝術歌曲,因此他的名字對於非聲樂的音樂家而言,是相對陌生的,因此能夠在現 場聽到這幾首管絃樂版歌曲的機會實在相當難得。 這次北市交所邀請的女高音安娜.羅迪耶(Anne Rodier)在法國有相當名氣,除了經典曲目之外,也演出許多非傳統的音樂戲劇及多媒體表演,在這場音樂會中,她除了杜巴克之外,也將與台灣活躍的新生 代男高音王典共同演唱歌劇二重唱,還有法國香頌。對我而言,法國真正的「詩情」就蘊藏在杜巴克的藝術歌曲當中。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本月我要看 新興閣掌中劇團《征西奇緣》、北藝大、中國國家話劇院《孫飛虎搶親》

每次看到殺到劇情失焦、人物模糊的布袋戲,我都哀怨地懷疑,布袋戲是否要與女性觀眾相忘於江湖?「新興閣」是掌中劇團裡的翹楚,《征西情緣》搬請薛 丁山的愛情豔史,揚言文、武都拿,武戲融用了西螺七崁的武術,文戲出手挑戰特別難的生旦對手戲。薛的妻子們,竇仙童、陳金定、薛金蓮、樊梨花,個個來頭不 小,很想看藝師級的主演如何傳神入偶,演活這個一夫多妻的老故事。 姚一葦老師從戲曲《西廂記》另闢蹊徑,寫出了舞台劇《孫飛虎搶 親》,獲評為姚師的最高藝術成就。半個世紀後,《孫》由中國、台灣劇場團隊合作,首度搬上舞台,據說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有些著力,是眷戀於色相、又喜歡疏 離的戲曲沒興趣碰的關節。我很好奇,台上用心良苦地批判、叩問,台下是否同一鼻息?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本月我要看 TCO「北管經典折子戲專場」、「楊秀卿的說唱世界之胡蠅蚊子大戰歌」

北管戲曾是台灣風靡一時、叫好叫座的大戲,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老成凋零,如今要再欣賞北管戲的絕代風華,已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不過眼下機會來了,台 北市立國樂團在今年的「台北市傳統藝術季」中,安排了一場由目前唯一能演出北管戲的職業劇團——漢陽北管劇團所演出的「北管經典折子戲專場」,劇目皆為幽 默逗趣的喜劇折子戲,在四月一日愚人節當天到中山堂欣賞國寶級的戲曲演出,順便開懷大笑一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無獨有偶地, 「台 北市傳統藝術季」中,還有另一場國寶級的歡樂節目,是由曾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的知名說唱藝人楊秀卿所創作的《胡蠅蚊子大戰歌》,敘述蒼蠅和蚊子因為小 事而起爭端,蜘蛛、螳螂、蚱蜢等昆蟲紛紛加入戰局,藉由說唱描寫各種昆蟲習性、特徵,活靈活現,令人捧腹。 傳統藝術是前人心血的累積淬鍊,經過時間的沉澱而散發出醇厚芳香,對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說,仍然保有其引人入勝的魅力。在幽默歡樂之中咀嚼其滋味,將覺餘韻無窮。走,看表演去!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本月我要看 NSO「百年.風雲」、「鼓動.春之祭」、《修女安潔莉卡》

十多年前,我在柏林聆聽了一場由羅許德茲特溫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和當時的柏林廣播交響樂團(Radio Symphonie Orchester Berlin)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其中的第三樂章,處理得特別地活靈活現,閃耀著機智與幽默,令我終生難忘。 擔任國台交常任指揮的那兩年,也曾想邀請這位俄國指揮大師來台,但因某些因素而未能如願。很高興今年三月NSO能和這位大師合作,尤其曲目又是他相當擅長的蕭斯塔可維奇,會是呈現出怎樣的成果呢?大家踴躍一探究竟吧! 另 外,三月份NSO的安排太精采了,讓我忍不住再推薦另外兩套曲目:斯特拉溫斯基的經典名作《春之祭》,搭配了多爾曼(Dorman)的一首雙擊樂協奏曲 (由再度訪台的年輕擊樂名家葛魯賓格擔綱),絕對是一場充滿震撼力的演出;浦契尼的歌劇《修女安潔莉卡》則可以享受敏感優美的旋律,女高音朱苔麗的演唱和 總監呂紹嘉的詮釋,當然,別忘了梅湘的名作《基督升天》…… 是否心動?那就音樂廳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