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華麗彈撥,箏琴競奏 王中山、解瑄同台競藝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當代中提琴教母今井信子 展現獨奏丰采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本月我要看 《玫瑰賊》 久石讓2006亞洲巡迴演奏會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廖嘉弘 揮灑阿瑪迪斯的真善美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本月我要看 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本月我要看 《野草天堂》

PAR /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傅裕惠:日本舞踏表演者的身體,總有勾魂懾魄的魅力

PAR /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瞬間之王》展現秦kanoko的舞踏魅力

PAR /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楊忠衡:撇開一堆的約翰.史特勞斯,NSO節目逆勢推出令人期待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本月我要看 「Play.包浩斯」展覽

去年臺北藝術節舉辦了「與佛塞同步」新媒體藝術系列展覽,以多元媒材活潑生動地展示了歐洲 編舞大師威廉.佛塞對舞蹈的深層哲思。今年,臺北藝術節再接再厲,邀請德國德劭包浩斯基金會特別為台灣的觀眾打造了「Play.包浩斯」動態裝置展。表演 藝術展覽已經成為臺北藝術節最鮮明獨特的標幟了。 廿世紀初的現代舞思潮,尚在擺脫芭蕾說故事的起步階段,而向來崇尚理性思考的德國,則「不把人當人看」,深入探索人體及動作單純作為幾何構圖、造型、力量的運作等等,來開創美學的可能性。 「Play.包浩斯」將以各種互動裝置與表演,文獻和訪問影片,展現德國包浩斯自一九二○年代以來,對舞蹈、建築、設計等多方跨界溝通的思維和發展,再現包浩斯顛覆傳統的現代主義精神。 整個展覽的設計,恐怕連坐飛機到德國都看不到的。所以必看、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