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達人推薦—鴻鴻、楊忠衡

鴻鴻 本月我要看  稻草人舞團《月亮上的人—安徒生》 河床劇團《百夜之夢》 在台灣值得矚目的新生代編舞家當中,非出自雲門譜系的周書毅,漸漸累積出醒目成績。他一方面以兼具冷峻喜感與神經質的個人動作,發展出戲劇感的詩意,一方面則擅長將即興動作累積成自足的運轉宇宙,令人目不暇給。周書毅遊走於各獨立舞團之間發表作品,他共同參與的驫舞劇場甫獲台新年度大獎,這個月他和稻草人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共同創作的《月亮上的人─安徒生》又要登場。安徒生的日記與創作中並陳的那種夢般瘋狂、同時又現實質感強烈的童話氣質,應該可以讓周書毅大展所長。 「河床」也是最善於製造劇場夢境的劇團,他們去年在亞維儂OFF藝術節大受歡迎,今年再度進軍亞維儂的新作即將在本月首演,值得一窺。導演郭文泰往往以內在體驗結合台灣文化元素,創造純粹、完整的獨特美感,《百夜之夢》企圖宏大,不讓《夢十夜》專美於前,可以期待一次精采的劇場歷險。 楊忠衡 本月我要看    唐美雲歌仔戲團《黃虎印》 河洛歌仔戲團《風起雲湧鄭成功》 很難比較「唐美雲」和「河洛」兩個歌仔戲團,一個創意不羈、一個精緻細膩。但這兩團的新戲,向來讓我深深喜愛。這個月,兩團不約而同推出以台灣歷史為題材的新戲,真有好戲拼台的精采。 唐美雲從創團仿「歌劇魅影」的《梨園天神》,到去年異想天開的《錯魂記》,每部戲總帶來不同程度的驚奇。當然,「驚奇」未必讓人一定折服,唐美雲歌仔戲過人之處,在於整體表現等於一部富麗堂皇的音樂劇。例如《錯魂記》使用的音樂概念已不遜華格納的無限旋律,音樂、舞蹈、身段融匯成緊密的綜合舞台表演。這次《黃虎印》除了題材和卡司驚人外,據說要加入「節奏電子音樂」、還要邀朱陸豪、潘麗麗、吳念真、羅北安、朱德剛…多人跨界演出;嗯,聽起來真是頂冒險的。不過,不闖虎穴,焉得虎子,效果如何,且台上見真章。 「河洛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常客推薦—林又丞、陳嘉寶

林又丞 本月我要看  徐堰鈴獨角戲《給普拉斯》 林又丞,外貌模糊內在輕熟,遊戲生活低調害羞。老大不小還在備考,需要大口喘氣時就偷渡點藝文過乾癮,不求甚解乃最高精神指標。第一次來玩,還請多多指教。(其實看戲比較重要) 「我是任何女人——無遠弗屆的概念。」當莎妹劇團將觸角探向女詩人希薇亞.普拉斯,BABOO導演選擇「戲劇獨白」呼應詩的自白形式以為致敬,於是我們一起回到普拉斯死前的長夜,在高熱下迸裂出語言結晶所鋪陳聲音畫面裡,經驗其在病疾中試圖擺脫丈夫陰影同時瀕於自毀的才氣和憂鬱。 肉體的耗損昇華著創作的熟成,徐堰鈴詮釋詩人同時演繹其所有詩的意象,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既是種索求也是探問——而我們則繼續在別人舞台下揣摩著自己定位和人生,仰望著詩、迴避死亡,並且試圖理解愛情。 陳嘉寶 本月我要看  屏風表演班《瘋狂年代》 文字工作者 我喜歡在國家戲劇院觀看舞台劇,甚或是舞蹈、踢踏。 不知道是舞台的深度足夠舞台設計者發揮,或是燈光設計者的功力著實高強,也或者是深深對影像著迷,我總是非常享受舞台變換的瞬間。 還有聲音。記得台灣舞台劇的前輩們,在年輕時洪亮的原始聲音,可以遠遠地傳達到觀眾席的最後方。即使在前輩們年老的現在,或者是年輕一輩舞台劇演員欠缺了前輩的紮實基礎功,即使,使用了麥克風傳達聲音,聲音情感的表達是清晰的。 尊重劇場,尊重前輩,尊重藝術的堅持,我向來非常享受「屏風」。我推薦「屏風表演班」即將推出的《瘋狂年代》。理由很清楚,也很簡單,這齣戲將台灣現狀表演的很好笑,也刺激人去想、去看,台灣社會的問題──在這個混亂瘋狂的年代,我們終於看清楚,臭幹亂譙原來是一種詩意,立委竟然是最專業的演員,檳榔西施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新時代的台灣精神是「擁抱俗濫」。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達人推薦—鴻鴻、楊忠衡

鴻鴻 金枝演社《山海經》 若驚嘆希臘神話於權力、生死、愛慾無所不包,中國《山海經》的想像猶有過之。人生的渴望與瘋狂、執迷與毀傷,在其中都化為美麗奇絕的意象與情節。祭完特洛伊的金枝演社,繼續敷演《山海經》,理有應然。可以想像的是金枝的草根味必能賦予神話強烈的生命力度,向來華麗的美學也足以形塑女媧、夸父、刑天這些奇特人物,值得期待的則是看他們如何找到神話和現實人世呼應之處,讓演出不只是奇觀,更足以讓我們在看見自身的映照當中,找到共鳴。 楊忠衡   本月我要看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和諧雙鋼琴」與「中西對話」 是該聽一下小費雪.狄斯考了。當然,想聽不代表我聽過。此君作為台北市交的「準」音樂總監、世界知名男中音費雪.狄斯考之後,關心本土管絃樂的人似乎不宜缺席。 「準」音樂總監(Music Director Designate)的英文確實在國際通行,它代表已接受任命但任期未到的音樂總監。但是台灣定義卻相反,任期已經開始,但還不確定是否正式任命;這個妙著,不得不佩服主事者的創意。 小費雪的名字叫做馬丁,頂著父親名號,在樂界通行總多了一分便利。綜觀他的音樂資歷,雖然稱不上輝煌,但還算活躍。從家鄉柏林、美國底特律、一直到瑞士、英國、義大利、日本、台灣,有豐富的表演資歷。我曾看過一些他的指揮影像片段,雖不足以論斷其音樂實力,但可以肯定此君確實是有些舞台明星特質。 現代交響樂團是一個地方的音樂傳聲筒,小費雪很聰明地積極表示願意在地化。從他排出的曲目看來,每場都有華人作品或東方素材的音樂。本月亮相之作,一方面排出檢測傳統實力的布拉姆斯二號交響曲,也排出馬水龍古箏協奏曲《尋》、史奈德笙協奏曲《變化》、葛利埃交響曲等嚐新之作。看起來,是該聽一下。

PAR /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本月我要看《吶喊竇娥》與《阿濕波變身記》

PAR /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本月我要看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本月我要看 法國音樂劇《小王子》

PAR /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本月我要看 比爾.提.瓊斯《盲目約會》

PAR /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本月我想看 萌荷舞團《拉摩的異想世界》

PAR /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本月我要看 碧娜.鮑許《熱情馬祖卡》

29歲,視覺設計。偏愛舞台音樂劇或舞團演出,每月觀賞表演一次以上。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本月我要看 莫斯科市立芭蕾《天鵝湖》

雖然所學和所做的都跟藝術文化有關,但從不覺得自己有多貼近所謂的「藝術」,我只是很享受活著的各種滋味,一行字、一首歌、一支舞、一張畫都可令我雀躍,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耳朵還有每一次呼吸,就為了看見、感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