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七名劇作家 九則生活片段 徐堰鈴《約會》 拼接城市女同志的愛情
台灣劇場編導演全才徐堰鈴,延續以往的關注主題,帶來新作《約會》,集結十七位演員,七名劇作家,以九則生活片段,拼接起現代城市女同志的愛情樣貌,熟成一串甜美的有機片段。一改前齣作品《三姊妹》的寓言體意識流,徐堰鈴這回寫實得很。
PAR /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劇場老頑童卓明:我不要聽話的演員 《樂淤逃難的島嶼》陳述難以言說的悶
六十歲的劇場老頑童卓明,一路走來堅持「演員劇場」概念,在與演員工作的過程中,讓演員成為創作的主體。四月卓明將推出新作《樂淤逃難的島嶼》,將用一列捷運車廂來暗喻島國之民的困境與無路可出,演員則遊走於角色和自我之間。
PAR /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上崑三名角 獻演「絕版」戲 梁谷音、計鎮華、劉異龍匯演「蝶夢蓬萊」
在戲曲學者洪惟助的力邀之下,上海崑劇團的三大名角,旦角梁谷音、老生計鎮華、崑丑劉異龍將搬演〈借茶〉、〈活捉〉等拿手「絕版」折子戲,把他們珍貴的「最後一次」,獻給台灣崑曲觀眾。
PAR /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傅裕惠執導 台大戲劇系搬演狄倫馬特劇作 《專程造訪》 悲喜交陳的人性寓言
當代瑞士劇作家狄倫馬特的人性寓言《專程造訪》,將由導演傅裕惠帶領台大戲劇系學生搬上舞台。狄倫馬特在劇中企圖拋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億元換一個過去的公道,你願不願意買兇殺人?如果一億元換一個小鎮的未來,你願不願意自我犧牲?」傅裕惠認為,這個情節深刻反映人性問題,開啟了對正義、復仇與救贖,及公眾等議題無解的爭論。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林懷民打開門 歡迎「爆破」雲門的慣性! 黑雪、黑洞、黑彩虹,蔡國強造《風.影》
當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林懷民,遇上名列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位藝術家之一的蔡國強,會「爆」出怎樣的火花?答案是《風.影》,一個以「黑」、「白」為主調,整場演出疾風颯颯,暨挑戰雲門舞者,也挑戰熟悉雲門套路的觀眾。
PAR /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喬家大院》的源頭 黃土高原文化商機的起點 郭台銘引進《立秋》 舞台體驗「晉商熱」
中央電視台今年的連續劇《喬家大院》,在海峽兩岸掀起一股「晉商熱」,也是新一代晉商看準文化創意背後的商機,有意識地在傳統「煤炭山西」觀念上操作出「文化山西」新印象。祖籍山西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特別引進《喬家大院》的靈感來源、由山西省話劇院製作的舞台劇《立秋》來台演出,讓台灣人從舞台上體驗「晉商」的盛衰傳奇。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再一次激情,再一次世界盃 巴西古朋舞團 撩動你最原始的瀲艷
團齡超過二十年的古朋,是典型巴西風格的現代舞團,他們運用現代舞的主題視野與動作元素,融合精準的古典芭蕾技巧,內蘊巴西原始而獨特的肢體語彙,舞出拉丁風格的現代舞、流行韻味的芭蕾舞,甚至飆演南美狂野的國標舞。
PAR /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第一齣以政治人物入戲的台灣音樂劇 《宋美齡》 定格回眸一世紀的風華
編劇楊忠衡說,他不選擇批判或者歌頌的角度,而是還原一般人對政治人物的想像,短短三小時演出中,將呈現蔣宋兩人橫跨三個世紀的重要生命場景。導演王友輝將用三次重要的抉擇來刻劃宋美齡如何面對自己的命運,也道盡她的人生。全劇運用大量定格凝塑畫面,投影與場景並陳,更像是歷史的一個回眸映影。
PAR /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古名伸與湯姆.葛雷聯手打造數位肢體幻境 《記憶拼圖》玩味身體與影像的曲折華麗
曾與英國DV8肢體劇場、舞台劇《魔戒三部曲》合作的湯姆.葛雷,作品細緻,擅捕捉景物的反射轉折。此次在台灣攝取的田野式影像,提供了較不賁張及謙虛的畫面,讓舞者一上場,立即擁有更強烈的視野和力量。舞動的身體和流動的影像如唱雙簧,幻化為相互纏繞及反覆詰問的記憶旅程。
PAR /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再見比利.懷德 梁志民打造法式愛情狂想 果陀《巴黎花街》寫實情境中有華麗歌舞
梁志民繼去年《公寓春光》之後,二度將美國導演比利.懷德的電影搬上舞台。這次的《巴黎花街》是一則以一九六○年代巴黎蒙馬特為背景,在巴黎紅燈區發生的愛情故事。由丁小芹、唐從聖分飾男女主角阻街女郎與警官,劇場演技派今士傑則擔綱冷眼看世情的酒吧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