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行李箱為翅膀 翱翔女性飛行版圖
蠢動劇團的《消失的地平線》,以知名劇場導演羅伯.勒帕吉式的說故事手法,藉由行李箱為核心物件,結合燈光、偶戲、地圖、紙飛機等道具,組裝出無數畫面和場景,例如翅膀、腳踏車、車站、旅館房間、洗手台等,突破表演空間的限制,細膩開展出女性勇於尋找自我的歷程。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劉曉慶《風華絕代》 散發女性多樣魅力
歷經人生大起大落的中國影后劉曉慶,再度詮釋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清末的賽金花。導演田沁鑫強調,這是齣捧角的戲,戲裡的賽金花不是歷史上的,而是劉曉慶的賽金花,「我希望藉由這齣戲,呈現女性更多元的模樣,讓女性自身魅力散發出來……」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反芻生命歷程 吳碧容鋪展「舞台人生」
經歷婚姻、生子、受傷,以及心儀的編舞家碧娜.鮑許過世,三十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吳碧容思索:跳舞、表演、創作之於自己,到底是什麼?進而領悟「因為舞台,所以作品存在;因為作品,所以生命不死。」反芻這兩年的生命經驗,吳碧容以《舞│台》搬演了一場抽象到具象、狹義而廣義的「舞台人生」。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NSO首席絃樂團 讓樂迷「再見巴夏」
被NSO團員暱稱為「阿公」的俄國指揮家魯道夫.巴夏雖然已經於前年底逝世,但他嚴格又精確的指導,也讓與他共事過的團員們深銘心底。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NSO由絃樂聲部首席領軍的「首席絃樂團」將之前巴夏指導的重要曲目再現,讓大家一起來回味「阿公」的遺澤。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音樂家如何養成? 「頑皮家族2」告訴你
音樂家是怎麼造就的?NSO的團員們繼去年備受歡迎的「頑皮家族」之後,再度出擊,跟著作家九把刀《那些年》引發的靈感,推出「九把弓——那一年我們一起練的琴」主題的「音樂家完全養成手冊」,把團員們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故事搬上舞台,讓觀眾再度感受這些音樂家的搞笑威力!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巴伯羅柯 黃金號角的室內呢喃
待過慕尼黑愛樂、擔任過柏林愛樂法國號首席七年的法國號演奏家的巴伯羅柯,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樂手,八歲接觸法國號,兩年後就有能力公開演奏莫札特所有法國號協奏曲。這次訪台除了與NSO合作演出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二號法國號協奏曲》外,更將與NSO獨奏家群一起舉行室內樂音樂會,演出多首不易聽到現場的法國號室內樂曲目。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東區卡門》 搬演台北夜店風情
歷經台灣音樂劇三部曲,音樂時代劇場新作《東區卡門》,以惹火誘人的勁歌熱舞跳脫鄉土風格,以《卡門》歌劇為基底,軍人荷西變成臨檢卡拉OK的警察,菸草女工卡門變身為東區上班族,台北東區夜店的形形色色全上了舞台。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器官感性》 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編舞家姚淑芬繼《婚禮/春之祭》後,再度踏上女性情慾的探索之路,新作《器官感性》重回擷取繁複元素、組合跨領域的創作路線,與時尚設計師聯手炮製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笈田ヨツ《禪問》 叩問生命意義
與彼得.布魯克一起工作長達四十二年,笈田ヨツ可說是實踐布魯克劇場精神的最佳演員代表。他們共同的疑問是:「劇場是什麼?」、「演員是什麼?」、「演員與大眾的關係為何?」回溯早年那些巡演歲月的精神、邂逅,笈田ヨツ有了創作《禪問》的想法,透過這齣獨角戲,探索禪宗大師的思想,提出人生的大哉問。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你還在喝瓶裝水? 舞動環保的警示燈!
《首映會-Premiere 2.0》除了延續前作對環境生態的關懷,藝術總監楊桂娟和賴翠霜媒合了資深媒體人周倩漪,共同以電腦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的模式,擷取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事件和舞蹈語彙,一人撰寫舞蹈文本,一人打造舞台風景,企圖開啟觀看舞蹈的新視角,拉近與觀眾對話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