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敲擊日常物件 生活處處樂音 青年優人《早安》 挑戰「零優鼓」

沒有「優鼓」,還是「優人」嗎?由青年優人推出的新作《早安》,顛覆以往觀眾對優人神鼓沉穩靜定的印象,以聲音、肢體、影像,呈現他們對生活的觀察與議題的關注,將透過敲打各種生活物件,展現現代城市的多元樣貌與豐富節奏。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匯聚四國十位新生代編舞家 「驅動城市藝術節」 跨國交流看見自己

匯聚了台日港韓四國十位新生代編舞家的「驅動城市藝術節」,不只讓觀眾看見亞洲的年輕編舞家,也讓他們看見自己。藝術節的主題是“RAM”,討論記憶,城市的記憶、歷史的記憶、自我的記憶……這群編舞家因為人生厚度的不同,作品也有不同的重量,但多是從自身出發,呈現現代人面對的各種處境。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安排三套結局 劇場見分曉 《大算命家》 「算」出最佳繼承者?

《大算命家》故事描述企業首富想從三個性格迥異兒子挑選繼承者,但三人各有弱點,為解決繼承權的爭奪風波,於是找上命運精算師指點斷言。該劇由樊光耀飾精算師,高英軒一人分飾三位性格迥異的繼承者候選人。編劇更安排了三種不同結局,觀眾進劇場才得分曉。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向張雨生致敬 《天天想你》 實現未竟的霹靂夢

一齣《天天想你》音樂劇,由許多夢想組合而成。即使那麼多年過去,在大小場合聽到張雨生的歌,就彷彿他從來沒有離開一般。的確,他那從未失去純真的笑容與聲音、充滿人文省思的詞曲,還有熱血積極的精神,至今仍烙在大夥的腦海,一起唱歌、聆聽、排練……讓張雨生的好友櫻井弘二都開玩笑地說:「我對他愈來愈熟了!」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NSO帶你重返列寧格勒 繁花勝景與戰爭血淚交織 共譜時代之聲

柴科夫斯基以生命低谷崛起的逆轉力,創造出新境界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而蕭斯塔可維奇在創作第七號交響曲時,正是故鄉列寧格勒城慘遭納粹圍城之時,排練及首演狀況連連,音符裡藏著個人和家國的斑斑血淚。NSO這次邀請小提琴陳銳獻藝,帶領聽眾走出迷霧森林,指出旭日所在,繼而迎向曙光。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北市國上場 慶祝台北建城一百卅周年 鐘鼓齊鳴 同聲獻上喝采

台北城,如今將過一百卅年的生日了。文化局展開「重現西門」的計畫,北市國也不遑多讓,以大型樂團配合精采曲目,讓音樂會鐘鼓齊鳴,同聲獻上喝采!上半場以《重現西門》一曲拉開序幕,除擊鼓、耍大旗外,更加上多媒體影像,讓新、舊台北相互輝映,更有編鐘的音色入樂,象徵王者之聲。下半場邀請年輕的傑出音樂家獻藝,共同展現精采的台北風情。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破產重組後 首次亞洲巡迴 涅切瑟昆領軍 費城交響樂團再出發

費城交響樂團在歷任音樂總監的調教下,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齊名,無奈二○一一年不敵金融風暴,申請破產重組。團員共體時艱一起度過難關,在二○一二年重新開張,延續傳奇。這次演出是樂團破產重組之後的首次亞洲巡迴,由指揮涅切瑟昆領軍,再現久違的「黃金之聲」。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視覺二重奏 聽覺雙人舞 馬克.莫里斯 讓你「看見」音樂「聽見」舞蹈

馬克.莫里斯被譽為舞蹈界的指揮家,他的舞蹈創作奠基在他對曲目的詮釋上,透過既內在又完整的方式,以整個身體與性格特質來呈現音樂。今年六月,他將率領馬克.莫里斯舞團及合奏團首度訪台,為觀眾獻上兩組經典舞作:「莫札特之舞」和「浪漫之舞」。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舞蹈」與「生態」的有機結合 《境/鏡》 從自然映照人性

喜歡大自然也喜歡跳舞的編舞家彭筱茵,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舞蹈」與「生態」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東西結合成作品,直到遇見同樣熱切關注環境議題的澳洲現代舞之母伊利莎白.陶曼,她的一句「自然是人生的一面明鏡」,讓彭筱茵豁然開朗。新作《境/鏡》中,從自然映照人性,讓舞者表現了萬物循環生長的正面力量,更突顯了自然的黑暗面與人為的影響。

PAR /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小提琴名家 笑容與琴音一樣迷人 凡格羅夫 訪台首度指揮兼演奏

小提琴界的曠世奇才凡格羅夫,十幾歲時就已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獲得的唱片大獎不計其數。他近年也嘗試指揮,這次帶領波蘭室內樂團亞洲巡迴,身兼指揮與演奏,演出曲目從古典的優雅至浪漫的技巧絢麗,是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