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末路小花劇團推新作 《水管人》 挑戰人可以怎麼「變」!

從一則男嬰在水管中被發現的真實新聞出發,導演黃丞渝拼貼串接人生中各種荒誕又真實的片段,探討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如何自我定位與對待異己的認同問題。演出將焦點放在「人」身上,試圖挑戰「人作為的一切」的可能,舞台上演員的身體將被物化,變成桌、椅等各式情境中出現的道具。

PAR /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凱琳.雪佛視覺偶劇場 《展覽會之畫》 經典名畫躍上舞台

藉著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名曲《展覽會之畫》,奧地利偶戲藝術家凱琳.雪佛將畢卡索、米羅、康定斯基、夏卡爾、安迪.沃荷、保羅.克利、歐姬芙等廿世紀藝術大師的作品搬上舞台,以偶戲、多媒體等形式與現場音樂互動呈現,也讓觀眾藉著立體的演出對名畫有更深入的認識。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以「愛」為名的束縛 沃德舞團《紅》 控制與臣服的多重解讀

將於二月登場,荷蘭編舞家安.范登.布魯克與其所創立的「沃德舞團」的舞作《紅》,不僅透過「綁縛」、「編織」的形式,後設地討論了編舞家/舞者、主動/被動、思考/行動的關係,也讓傳統上熱情洋溢的佛朗明哥顯得深沉厚重,在強烈的節奏中,如團塊的濃烈情緒如幽靈般追獵著舞者,迫使他們行動。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小提琴與胡琴的美麗相遇 李宜錦與王瀅絜 述說「弦情女人心」

同樣是弓弦樂器,小提琴與胡琴在東西樂壇各有其重要地位,而當它們同台演奏,將會是怎樣的風景?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李宜錦與國內二胡演奏名家王瀅絜,將聯袂演出「弦情女人心」音樂會,演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與薩拉沙泰的《卡門幻想曲》,還有李哲藝為此次新創的小提琴、胡琴與鋼琴三重奏《水.漾》。

PAR /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世紀音樂大師」訪台 棒下揮灑純真靈魂 久石讓的感動,如此創造

身兼「電影配樂家」、「古典音樂作曲家」、「跨界鋼琴演奏家」及「電影導演」與「指揮家」多樣身分的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將再度訪台指揮樂團演出,這回除了演出自己的《天空之城》等名作,也將演出蕭斯塔可維奇的《第五號交響曲》,展現棒下精湛功力。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小巨人絲竹樂團「打拳賣膏藥」 養生音樂會 解密「冬蟲夏草」

傳統音樂為什麼會跟本草漢方有關係?小巨人絲竹樂團音樂總監陳志昇發揮自己的兩項專業身分:國樂指揮與生化科技專長,從「打拳賣膏藥」的銷售概念,藉由多媒體影像、音樂演出與專業講解,讓樂迷一舉了解「冬蟲夏草」的神奇!

PAR / 第265期 / 2015年01月號

實現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未竟之約 克尼亞瑟夫 發自內在熱情的音樂奇蹟

曾經是樂壇亮眼新星的俄國大提琴家克尼亞瑟夫,在歷經車禍與妻子離世的身心打擊後,終能重拾琴音,為樂迷再度打造音樂奇蹟。接續上次訪台未竟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約,這次他將演奏該組曲的第一、三、六號,滿足懸念渴望的樂迷。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NSO「我的祖國」音樂會 大提琴家蓋哈特 魔力琴弓詮釋東方哲思

將三度訪台的德國大提琴家蓋哈特,這回將與NSO合作,在「我的祖國」音樂會中演出韓國作曲家陳銀淑的大提琴協奏曲。此曲正是蓋哈特所委託創作,陳銀淑嘗試在大提琴上做出各種不同的音色,包括噪音和刺耳的聲音,但是內涵卻呈現了東方哲理,因此深得他的喜愛,也樂於到世界各地演出推廣。

PAR /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四位導演從「物件」出發 莎妹劇團「四物」 日常裡尋索異常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推出的「歲末聯歡」之作——「四物」,依然聯合四位編導——魏瑛娟、王嘉明、徐堰鈴與Baboo,以「物件」為主題發想演出,意圖從日常物件中尋索新的觀看與敘事方式,尋找出日常的「異常」。

PAR / 第263期 / 2014年11月號

劉鳳學交棒盧怡全 新古典舞團推新作 《客風.漂鳥之歌》 舞動逆風而行的客家精神

新古典舞團年度製作《客風.漂鳥之歌》由新生代編舞家盧怡全編導,世代交接意味濃厚。盧怡全從歷史、文化、哲學角度切入,卻抽離了敘事,而是要呈現「客家族群在不斷地遷徙的過程中,逆風而行的精神」。舞作結合傳統祭儀與現代舞,呈現客家生活型態,音樂上也與作曲人李和莆、客語「金曲歌手」謝宇威、黃珮舒合作,嘗試統合傳統與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