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大病過後 許博允要為自己一圓音樂夢 四十三年來首次樂展 「許博允之樂」匯集新舊作演出

很多人對許博允的印象是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推手,他經營的新象文教基金會為台灣觀眾帶來許多開創性的演出,但他也是一位開創性的作曲家,不但曾為雲門舞集早年多部舞作譜曲,經典作品《琵琶隨筆》更曾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數十個城市演出三百次以上。這次他將舉辦個人創作生涯四十三年來首次樂展,重新展現他身為作曲家的豐富創意。

PAR /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與鋼琴王子彈琴說愛 理查‧克萊德門獨奏會

理查‧克萊德門是鋼琴流行演奏曲的天王級人物,在將近三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的唱片在全世界已銷售超過將近一億張。這次演奏會包括了理查‧克萊德門這一生最經典的鋼琴名曲及近年來的暢銷新作,在理查深情款款的演奏之下,聆聽者和音樂彷彿戀人般,交替推移著音符,進行一場無休止的柔情對答。

PAR /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媲美管絃樂團的磅礡聲響 韋恩‧馬歇爾 讓音樂廳管風琴再現震撼之音

兩廳院每年一度的管風琴獨奏會又來了,這次邀來的是來自美國的韋恩‧馬歇爾,他不但是管風琴、鋼琴雙獨奏之全材音樂家,橫跨古典和爵士兩個領域,在即興演出、作曲及指揮上更有突出表現。這次他將由巴赫出發,到法朗克、威多、杜普瑞等人的作品,呈現管風琴各時期的經典曲目。

PAR /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巡演海內外 邁向第一百零一場 大小優人 齊奏《聽海之心》

《聽海之心》是一部關於「水」的意象作品,共分〈崩〉、〈流水〉、〈聽海之心〉、〈沖岩〉、〈海潮音〉五個曲目。舞台上武術的身軀,搭配長棍撞擊的變化,如海浪般翻騰的鼓聲,如海嘯般奏鳴的鑼音,交織成浩瀚如海的生命樂章。優劇團在《聽海之心》巡迴世界一百場之後回到台北,推出不一樣的《聽海之心》,由「優人神鼓」與「小優人」共同演出《聽海之心101》。

PAR /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自百老匯出走,用音樂說自己的故事 《尋找心家園》有楊呈偉個人自傳色彩

「我希望藉由舞台創作,改變亞裔在美國文化中的形象。」這是楊呈偉出走百老匯後的目標與理想,新作《尋找心家園》更從自己的身世出發,講一個以移民美國的三代台灣人為背景的音樂愛情故事。劇中除了以多首百老匯經典歌曲串聯故事情節外,並加入了三首台語歌曲〈一隻鳥兒嚎啾啾〉、〈向前行〉及〈永遠的故鄉〉來表達他對台灣的感情。

PAR /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宮澤賢治名作《銀河鉄道の夜》 搬上台灣小劇場 櫻井弘二要用音樂給觀眾幸福的滋味

宮澤賢治《銀河鉄道の夜》曾寫過四個版本,從一開始具體的描述,各版本逐漸剔除寫實的元素,因此最後一個版本有著非寫實的夢幻成分,擴大了想像空間。這次的改編,櫻井弘二採用了小說的第四個版本,透過絃樂與人聲的溫暖,協調冷調的電子樂器,營造出迷離充滿詩意的音樂幻境,小提琴淡淡的憂愁與黑管溫馨的主題旋律,以音樂包圍觀眾帶來幸福的滋味。

PAR /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小仲馬的男人懺情書,威爾第的愛情輓歌 鴻鴻版《茶花女》要繼續「前衛」!!鴻鴻版《茶花女》要繼續「前衛」!!

劇場導演鴻鴻抓住威爾第的「寫實」,把《茶花女》時空搬到二十一世紀,女主角薇奧莉塔是過氣的影歌女伶,男主角阿佛列德是年輕瘋狂的追星少男,再加上辣妹、猛男大跳鋼管,縱情酒色的夜店文化,顛覆過往優雅而浪漫的古典印象。鴻鴻說:「當年,威爾第大膽,我沒理由不遵循他的現代精神」。

PAR /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Taiwan Connection為台灣音樂教育紮根 胡乃元與台灣絃樂團 展現巴洛克的金色風華

今年胡乃元將以新的演出方式,與台灣絃樂團演出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而另外半場則是胡乃元的獨奏,演出巴赫d小調無伴奏組曲第二號。這樣的演出形式頗為罕見,不僅可以見識胡乃元為大眾音樂會獨奏家的風範,也可以見識他個人深刻的音樂表現。

PAR /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一張張明信片裡的愛情提問 多位明星跨刀 音樂人許常德小說《明信片》搬上舞台

這部舞台劇,是由知名音樂人許常德首部長篇小說《明信片》改編。《明信片》原本是為王祖賢量身定作的電影劇本,但因王祖賢和徐楓的合約還沒結束,因此改以音樂劇呈現,邀請了孫興、吳辰君、大炳等知名藝人跨刀演出。

PAR /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嚴俊傑 用琴聲捕捉戀人的騷動靈魂 「熱情、戀人、貝多芬」鋼琴獨奏會

年輕肯學,謙虛又率真的個性,是現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的指揮呂紹嘉給嚴俊傑的評語。而三年前在台灣開獨奏會,樂評人焦元溥對他表現記憶猶新,他說,在該場音樂會上,嚴俊傑以高超的技巧營造出奔放的幻想世界。此次嚴俊傑的獨奏會以「熱情、戀人、貝多芬」為名,年輕卻心思敏銳的他,要以琴聲讓樂迷感受同樣敏感卻又難以捉摸的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