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特輯
PAR /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春江花月夜》系列報導一 讓崑曲與生活一起呼吸 張軍 小生 自己作主!
張軍,不是傳統定義下的崑曲小生,他的舞台,不只在大紅氍毹上,歌劇、實驗崑曲、跨界演唱會……都看得到他的身影;他不甘崑曲被世人冷落,一步一腳印奔走校園,在年輕學子心中埋下崑曲種子;他創立全中國第一個民營崑曲劇團「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打造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去年他更製作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演繹唐代詩人張若虛橫跨人、鬼、仙三界的深情探問。他創造自己的舞台,不願被世人左右,說自己「是很爽,且一意孤行的崑曲小生,不怕別人的眼光,然後Enjoy it!」
PAR /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隨著開場感覺就不一樣了 河床劇團的《夢見大衛林區》
我覺得有趣之處,並非是河床劇團演了一齣向美國作者致敬並重新挪置其語彙的作品,而是劇團自身的創作基因可謂就和上述的舞台化的影像世界,抑或,影像化的身體與姿態脫離不了關係,甚至是奠定其劇場特色的核心結構。如果河床劇團的特徵(之一)是透過此種舞台化的影像世界或影像化的身體與姿態來構成「林區式」的形態,那麼「夢見大衛林區」究竟意味著什麼?顯然,向超現實系譜汲取靈感來彰顯其繼承關係,是其中一個可能的線索。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挑動「戲」胞的浪漫美聲 「法式音樂劇,巨星演唱會」 六大巨星台北獻藝
同樣是音樂劇,法式音樂劇與美國音樂劇有何不同?曾四度來台演出《鐘樓怪人》男主角的麥特.勞倫如此形容:「法式音樂劇其實就是『具有故事情節的流行演唱會』!」而其氣勢磅礡的場景、演員華麗的肢體表演與膾炙人口的歌曲,更讓法式音樂劇能夠跨越語言藩籬、在世界各地演出不輟。這次的「法式音樂劇,巨星演唱會」,邀集麥特.勞倫、勞勃.馬利安、席瑞爾.尼可萊、理察.查理斯特、史黛芬妮.貝達爾與阿黎安.高堤耶,六大巨星齊聚台北,為觀眾獻上最原汁原味的音樂劇經典美聲!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號
他們演著被許哲瑜畫下來的故事 關於許哲瑜的《致信黃國峻》
在這則弄真成假的故事中,無論是擷取自新聞事件的人物,或是許哲瑜自己的友人,都變成一個角色,一個在黑白漫畫中被抽空了血肉的指稱,扁平化當然不是意指總是操作袁志傑已成為許哲瑜創作中的老梗,而是這些人物隨著他們進入編寫故事的符號序列,就如同那些出現在新聞報導的死亡悲劇,其實早已經不起進一步的挖掘,他與她與我,為了要在故事中成為某種角色與指稱,就注定了必須拋棄無可替代的真實生命以成為故事中的某種角色功能……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融合人聲與器樂 讓音樂與文學交輝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馬勒之歌」
馬勒的作品幾乎只有兩大類,一為交響曲,另一則是藝術歌曲。兩者相互影響,他的交響曲裡常有人聲,藝術歌曲裡也多以管絃樂團取代鋼琴。這次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馬勒之歌」音樂會,將演出馬勒的《呂克特之歌》及《第四號交響曲》,展現其作品中人聲與器樂的巧妙融合,並且在音樂與文學的呼應共舞中,揮灑其令人心醉的無窮魅力。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借一抹桃紅 問濁世何以存身? 1/2Q劇場《亂紅》與江蘇省崑劇院《桃花扇》 崑劇經典的複調重唱
孔尚任所寫的崑劇經典《桃花扇》,以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結合與分離,帶出南明的興亡、流離乃至覆滅。此次製作將當代兩種改編並置,一是1/2Q劇場的《亂紅》,讓崑劇與歌仔戲同台,兩種聲腔相互疊加,如鏡像關係相互詰問,突顯內心掙扎,點出文人「自我形象的認同」的主題;另一是江蘇省崑劇院《桃花扇》,將侯方域心歸何處當成主軸,寫他面對情愛節操的抉擇。兩種改編,問的都是文人出處進退的自處之道。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感性的末日:藝術作為事件
加上了「聲明」的《水晶城市 002》已然成為一個新的創作,從原本巡迴各國的獲獎作品《水晶城市 002》與「水晶城市」系列中,裂解出一個新的感性形式,不僅只是水平與垂直的視點瞬間翻轉,更是「極簡現代」與「拼貼後現代」的瞬間翻轉,給出了從創作者、策展人、美術館館長到木作油漆勞動者都始料未及的新配置關係……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號
傳承小戲展多元 見異同中拼創新 2015年亞太傳統藝術節
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首次以「戲曲」為主軸,以「展示戲曲發展徑路」為構思,以「小戲」與「偶戲」為策展主軸,分為「兩岸小戲匯演」、「亞太偶戲聯演」,及「當代戲曲精品」三個部分,並串連「104年資深藝人看家戲精華再現專案」與「美麗浙江、南戲源頭—第九屆臺灣.浙江文化節」一起展演,讓觀眾從採茶戲、車鼓戲、本地歌仔、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等同台競演中,看到戲曲從傳統到創新等異同發展的繽紛多樣!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號
榕樹下的文化盛宴 與藝術相遇的絕妙機會 2015衛武營玩藝節 十月初熱鬧開場
將於十月八日登場、為期一個半月的「2015衛武營玩藝節」,是衛武營今年推出的最盛大活動之一,也是南台灣第一次有如此盛大規模的表演藝術節。玩藝節以「玩藝總動員ARTs」為主軸,涵括戲劇、舞蹈、音樂、講座、工作坊、展覽、戶外裝置、影展和市集,六十六檔演出,總計超過一百七十場次的精采活動,將帶給南台灣觀眾嶄新且深刻的藝文感受。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號
《梁祝》作曲家親自指導 重現原味震撼 何占豪、徐惠綺攜手 聯袂「化蝶再現」
由台灣古箏演奏家徐惠綺策劃、演出的「化蝶再現—何占豪古箏作品 徐惠綺古箏協奏曲音樂會」,除了將演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原創者、中國知名作曲家何占豪的多首古箏樂曲外,何占豪更將親自指揮演繹自己的作品,並舉辦《梁祝》的創作與賞析講座,讓樂迷更深入了解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