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戲曲界特效動作經典 結合當代科技再現 薪傳歌仔戲團《俠女英雄傳》

一九四○年代,連演十天的連台本戲《火燒紅蓮寺》,當年以水、火、雨景等機關布景與緊湊劇情風靡台灣內台觀眾,為了不讓好戲消失,也為了傳承歌仔戲藝術,國寶級歌仔戲苦旦廖瓊枝七年前將之改編濃縮搬演,近期更推出新版《俠女英雄傳》,由京劇名角曹復永擔任導演,並邀台北世大運開幕節目的幕後設計團隊合作,以現代科技「復刻」重現當年經典。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打造東方聲音詩景 台灣音樂創作的進行式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自二○一二年起開辦,曾邀請多位國際與國內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共襄盛舉的TINMF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將於十月下旬登場,推出七場音樂會,展現台灣作曲家美學風格、配器與聲音技法的特殊性,更有紀念意義的專場如台灣現代主義詩歌——詩人洛夫詩選歌樂創作、亞裔作曲大師尹伊桑百年冥誕紀念音樂會,及中國作曲家郭文景室內樂系列,開啟不同文化地域、時空背景之對話。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舞動人生 向「最好的夥伴致敬」 許芳宜「Salute」 為自己與年輕舞者而作

暌違三年,我們終於再度能在劇院舞台上看到許芳宜。九月下旬演出的「Salute」,除了有她編創的雙人舞《我心我行》、為多國年輕舞者而編的Interweave,她也將親自演出兩齣舞碼,並邀得英國編舞家馬利芬特夫妻共舞。年過四十,仍能在台上精湛起舞,許芳宜說:「這次『Salute』就是要跟我最好的夥伴致敬。」她笑笑地往胸口比畫,職業舞者完熟的財富都在這裡了。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藝術,是黑暗亂世中的一線光 平田織佐的《台北筆記》

《台北筆記》是日本編導平田織佐「2020東京奧運」國際戲劇創作計畫的第一步,他以一九九四年的《東京筆記》為本,結合在地演員,重新編導製作。故事發生在台北某間美術館中,許多世界名畫因歐洲的戰爭被送到此處,而有一家人相約在此碰面,同時各種人物來去,如同平田其他的劇作,是一個充滿日常對話與微妙人物關係的作品。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誤會大了! 愛情也悄悄來了?! 一心戲劇團《啾咪!愛咋》

從改編布萊希特劇本的《MACKIE,踹共沒?》到挑戰同性愛情的《斷袖》,一心戲劇團讓觀眾見識到歌仔戲的無限可能。今年他們與德裔法籍歌劇導演盧卡斯.漢柏合作,演出改編自法國喜劇泰斗馬里伏《愛情與偶然狂想曲》的《啾咪!愛咋》,故事敘述兩位素未謀面的貴族男女,被家人所迫必須相親,卻各自決定要與自家僕人交換身分前往赴約,誤會大了、愛情卻近了。典型的歐洲喜劇,將如何翻轉出台式趣味?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動作與聲音的接龍遊戲 擊樂實驗室「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

「每個動作都有一個聲音」是「JPG擊樂實驗室」的系列節目之一,由擊樂家鄭雅心與張育瑛組成的「那娜擊樂二重奏」與作曲家邱浩源、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劇場導演李銘宸的跨界合作。節目概念來自生活中的聽覺經驗,將一些平時被忽略或習以為常的聲響轉化為演奏出的音樂,或加以複製、模擬、創造,進而帶來不同的聯想。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解密。潘朵拉》 在災難之中尋找希望 一場東亞劇場連線 結合科幻敘事與神話人物

差事劇團新作《解密。潘朵拉》集結了韓國空間劇場、日本大提琴家坂本弘道、九天民俗技藝團的八家將展演,透過科幻敘事與神話人物的結合,探討現代社會的發展主義危機。聯合編導鍾喬透過跨地理、跨世代共通的神話,不同背景的觀眾得以進入,與作品的主題相遇。這也是不讓在地性閉鎖於狹義本土的方法,而是將主題放置於世界之中思考。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號

2017女節 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女」 以「女神」為主題 兩廳院中「遶境」演出

「女節」來到二○一七,已不只是「女性劇場工作者聯袂呈現女人們的多元創作」,首度提出策展主題「女神」,在國家兩廳院的名人堂、樓梯間、停車場、小森林、服裝製作室……巡遊搬演,甚至是在廣場上如野台戲般免費演出。策展人朱倩儀說:「在空間中移動的觀戲體驗像媽祖遶境,創作者成了廟宇宮主,呈現地方處境;在這裡,神明處理著信眾的生活大小事,也代表了『聆聽』的精神。」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號

飛舞在鍵盤之上的華彩繽紛 史考特兄弟管風琴&鋼琴音樂會

即將於八月上旬訪台演出的史考特兄弟二重奏,除了這次將演出的管風琴與鋼琴合奏,其組合之多元,還包含了鋼琴二重奏、鋼琴與簧風琴二重奏,默契絕佳的兩人以充滿活力的演奏風格及娛樂性與創新兼具的演出曲目,備受樂迷歡迎。此次訪台曲目多樣,其中多首出自哥哥強納森.史考特的改編,為管風琴與鋼琴演奏或管風琴獨奏版本;此外還有弟弟湯姆.史考特創作的《時鐘》。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案件背後,是普通人的心有不甘 非常林奕華《福爾摩斯.心之偵探》

一如林奕華改作如《三國》、《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文本,福爾摩斯的故事與人物,在《心之偵探》中乃是林奕華創作的原料,用以偵查如你我一般普通人的當代日常。編導林奕華將福爾摩斯與華生、莫瑞亞提與福爾摩斯的兩人關係放大,轉換為「普通人」與似乎「不那麼普通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藉以呈現人無法面對自己及自己的孤獨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