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櫥窗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那時此刻——兩廳院卅年 從國家兩廳院卅周年談起
當從前、從前成為說話的開場白時,白髮不知不覺已爬上兩鬢,時間就這麼無聲息地溜走。回首一九八六年進入兩廳院工作,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幸運地加入台灣首座專業劇場和音樂廳年輕的節目企劃團隊,轉眼已卅年。當年戴著安全帽首次走進彷彿太空異域的建築工地,根本無法想像劇場是什麼樣子。昏黃燈泡下到處是水泥和鋼筋,瀰漫的粉塵讓施工中的情境顯得神秘難以想像,也讓年輕的我對這份工作和未來充滿好奇;卅年後再次戴著安全帽走進舞台整修工區,黃燈泡被LED燈取代了,那時的年輕菜鳥看過的演出已經超過四千齣,且擔任曾經仰之彌高的兩廳院藝術總監職務,那時此刻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滯緩與疾馳之間 當代舞蹈的生命政治 卅年回探—世界的現代舞蹈與台灣
身體作為度量,用以重新定義空間,在其中觸及結構、關係、族群、身分、記憶、歷史等。舞蹈以肉身為底,詮釋身體和空間的存在,從存在的外部一路舞進生命存有的核心。而這同時也是一段向運動的根源回返的舞蹈歷程,在佇足和行走之間交替的身體時間,亟欲捕捉思想在動靜縫隙裡的孕育和成形的過程。若以卅年作為回顧時間的單位,觀察這期間舞蹈在主題和形式上的變化,便也是去理解編舞家如何看待當代身體的處境和危機,以及在美學實驗上對於舞蹈認知的突破方向與渴望。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原民圖騰、電子音樂 走入民眾生活 國家兩廳院「眾聲之所」
將於十月廿八日於兩廳院戶外藝文廣場舉辦的音樂演出「眾聲之所」,邀請音樂人林強擔任藝術總監,邀請許多年輕藝術家與表演團隊演出。此前也安排了四場暖身秀,讓民眾與藝術家交流。在首場交流中,林強分享他策劃此次演出的想法,他以原民圖騰切入,結合新媒體與自己鑽研多年的電子音樂,邀請民眾用最舒適的方式,感受這場無拘束的聚會,顛覆對電子音樂的想像。
PAR /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唱進電影裡 修復那些人生遺憾 兩廳院藝術出走《菲林的映画光年》
一年一度的「兩廳院藝術出走」,今年將從十月十四日從台北國家兩廳院生活廣場出發,開著貨櫃車,到各地巡演充滿洗腦老歌的《菲林的映画光年》,由金曲歌王蔡振南、金鐘影后王琄與劇場演員賴盈螢擔綱主演,藉著電影的修復,述說一個六○年代女性的故事……
PAR /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劇院改變了什麼 什麼改變了劇院 從國家兩廳院卅周年談起
根據兩廳院的文獻,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的興建,皆是為了紀念過世的總統蔣中正,而最後選取黃瓦紅柱的廟堂式建築風格也反映了那個「中華文化正統」的大時代背景,還曾聽過一個未經證實的說法:三樓本保有為高官保留的貴賓室空間,經蔣經國指示拆除後,才有了後來的黑盒子實驗劇場。這是第一個由官方管理的「黑盒子」劇場,九○年代重要的現代舞蹈家、劇場工作者莫不從這裡出發……
PAR /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原版樂譜堡壘 傳遞對音樂原創的尊重 Pana Musica 樂譜公司在台分店進駐國家音樂廳
近期造訪國家音樂廳的觀眾,或許會發現進場電梯入口前的廊道,出現了整面的書牆,設計古色古香,原來是日本知名合唱樂譜出版公司Pana Musica的在台分店。店長林俊龍表示,他因緣際會進入日本Pana Musica工作,深刻體會到日本人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而這正是讓作曲家可以持續創作、音樂產業蓬勃的最好方式,於是他希望藉由Pana Musica的進駐兩廳院,在台灣推廣使用原版譜,也要將理念推廣到華人地區。
PAR /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
邀請樂齡和親子 顛覆想像「藝」起體驗 兩廳院表演藝術體驗工作坊即日起展開
國家兩廳院九月起至十二月,將主辦「顛覆想像‧藝起體驗」樂齡與親子課程,邀請樂齡人士和親子一同玩樂,由知名劇場導演、專業講師、表演工作者、資深幼兒音樂老師設計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引導學員們一窺表演藝術絢爛美麗的精采世界。
PAR / 第272期 / 2015年08月號
點子無處去? 歡迎來革命! 兩廳院首辦「ET搞革命」 七月中決選三組得獎者勝出
由兩廳院教育推廣部活動組構思承辦的「ET搞革命」活動,在熱烈展開徵選後,由進入決選的十一組人馬在七月中正式進入「ET」(實驗劇場)現場展演,包含專業舞者、演員、音樂人與一般素人,一起「搞革命」!最後由馬迪霖.巴魯、劉俊德與陳彥斌拿下前三名。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活在當下! 玩味劇場的魔幻時刻 側記高中教師的「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
今年是莎士比亞誕辰四百五十周年,國家兩廳院特邀「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再現伊莉莎白時期的《仲夏夜之夢》,本刊也特別舉辦「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帶領教授表演藝術的高中老師進入莎翁的黃金年代,除了介紹劇作家的時代背景外,也透過分組讀劇,直接碰觸文本情緒。在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的引領中,無形地灑下藝術教育的種子。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深耕藝術文化 將台灣表演藝術推上國際 專訪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執行董事張國銘
法國巴黎銀行是最早開始經營亞洲的歐洲銀行,當商業觸角遍及世界各地的同時,也秉持深耕地方的信念,支持當地文化、藝術、教育、體育與公益活動。來台設立分行後,多次參與台灣重要建設與科技產業的發展,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幕後功臣之一。財富管理部門更以巴黎銀行台灣區藝術、文化、公益贊助者的角色,積極參與本地的活動。近期亦贊助兩廳院台法製作《有機體》,並持續支持國家交響樂團,協助台灣藝術團隊走上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