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號

兩波疫情下,台灣現場演出的折衷與轉變

相較於全世界的COVID-19疫情,台灣的案例數相對平穩,主要集中於2021年5到7月間;而對表演藝術產業產生較大影響的則有兩波衝擊,分別是2020年3月到6月間,以及2021年5月至7月間。但是,兩波衝擊後如何恢復實體演出的方式與走向有所不同,或多或少改變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號

當歐陸舞蹈家重返現場,為疫情編舞

儘管每日確診數時而趨緩時而躁動,日子還是要過。歐洲各國去年普遍歷經二次封城,在今年5月下旬,終於再度逐步恢復餐廳、酒吧與百貨商家營業。被視為「非民生必須」的文化藝術產業,也終於在這一波普及疫苗覆蓋率的大解封中,能重啟場館大門,接待藝術家與觀眾。許多去年被取消的藝術節紛紛調整節目策略捲土重來;加上國境鬆綁,旅行逐漸恢復,回到舞台上的,有原被取消回到解封排檔的製作、有改編原作空間配置搬移到戶外演出,還有回應及反思疫情以降的生活與文化變動與衝擊的新作品。

PAR / 第343期 / 2021年12月號

5 種全球「衝破疫情」的現場音樂會方案

疫情時代,面對看不見的敵人,人們只能祭出「社交距離」來防患未然。表藝活動從台上到台下也都畫上休止符——或許也是改變古典音樂界墨守成規的契機,不但過往最難說動的歐洲樂團或音樂家,都願意放下矜持做「線上」或「直播」外,現場演出也出現了不少「新型態」,開啟了音樂會的不同想像,雖然乍看之下也是權宜之計,但說不定哪天就會成為改變音樂會形式的起點。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以當代觀點呈現傳統的美與純粹 不貳偶劇 另闢「新古典」掌中戲

師承掌中戲國寶陳錫煌的郭建甫,對自己創立的「不貳偶劇」的堅持,來自「師父把手上的東西交給了我,那我該做的就是把美和純粹留下。」雖是承襲小偶傳統,創作題材卻希望能反映當代思考,如《道成》談的是執著,因故未能發表的《垃圾仙島》討論的是居住正義,於10月底演出的《崖山恨》關注的是戰火中的孩童。怎麼從傳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郭建甫笑說:「若要歸類的話,我大概會說我是掌中戲的新古典派。」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就是要冒險 一路衝衝衝 不務正業 就是「貪食德工作室」的正業

「貪食德工作室」由編導蘇洋徵與燈光設計魏丞專為主要成員,創作範疇涉及劇場、動漫、廣播、VR等,可說是超級斜槓。因認定有團隊才能成就創作,主創的蘇洋徵埋名不居功,追求著最大幅度的創作自由,靠著對各種類型劇的喜愛與理性分析,在各種領域中衝刺與冒險,「我希望我們的觀眾會習慣,這就是貪食德工作室,『不務正業』就是我們的正業。只要大家都不會覺得無聊,可以一起快樂地創造下一個作品就可以!」蘇洋徵笑著說。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從高雄唱起 唱歌集音樂劇場 以歌舞跨越「在地」

2019年以《大家都想做音樂劇!》打響名號的「唱歌集音樂劇場」,是扎根南方高雄的團隊,藝術總監詹喆君在國外學成後,毅然放下美國的劇院合約,返鄉「唱歌」。一路走來,從點唱機音樂劇到原創音樂劇,雖然持續開發不同題材而未見明確分類、路線的創作脈絡,但詹喆君以「希望走出劇場的觀眾都能夠得到幸福、滿足」為目標,堅持「把當下的製作做好」,或許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有計畫的計畫!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假期中,與表演藝術相遇 踏進劇場,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旅程

青少年是人生自我探索成形的重要階段,而劇場作為一個虛擬真實的場域,正好可以提供這些年輕人可以透過身體訓練、故事扮演來揮灑想像,也可在過程中學習人際溝通合作等能力。不少地方政府皆透過與表演團隊的合作,辦理讓青少年在假期參與的藝術營隊,相關院校、場館單位也紛紛耕耘此一區塊,以培養未來的藝術種籽,都讓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有更多的可能、讓青春更顯多彩。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影響.新劇場扎根台南 「少年扮戲計畫」 找尋成長的意義與反思

以兒童、青少年劇場為主創方向的影響.新劇場已經滿10歲了,藝術總監呂毅新在國外留學、返國後,不只發揮自己關於青少年劇場之所學,更用心於在地戲劇人才的培育。自2015年開始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到2019年正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透過「口述歷史劇場」的方式記錄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並讓他們從無到有地製作出一齣戲。即使今年在疫情下被迫轉為線上工作,但依然前行,展現10年扎根的毅力。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以多元主題設計課程 「劇場普悠瑪」馳向台東 帶領青少年體驗劇場

「劇場普悠瑪—青少年劇場營」是臺東縣文化處規劃的劇場人才培育計畫,從2017年起與故事工廠合作,之前的課程規劃著重於綜合戲劇教學,但從去年開始逐步規劃主題課程,企圖讓參與的青少年們更了解劇場的多元與分工,邀請多面向的師資,為台東的青少年打開踏進劇場創作的第一道門……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拉縴人深耕澎湖 讓音樂在菊島萌芽 美聲終在海天飄揚

拉縴人合唱團與澎湖的結緣,起於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曜州,身為澎湖女婿的他,鼓勵團隊與澎湖在地的學校交流,進而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澎湖音樂營,在與當地文化局共同合作、努力下,迄今已10年。從第一屆開始,拉縴人的音樂營每年以不同主題舉辦,並邀知名兒童合唱團師資參與,指導當地的學生與老師,推廣合唱教育,讓離島的美好歌聲,在海天一色之下,愈唱愈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