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151期 / 2005年07月號

表演好食在

PAR / 第148期 / 2005年04月號

藝術人看台新獎,期許無限

PAR /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瘋狂菁英

PAR /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悠悠半生緣 舞台閱讀張愛玲

PAR /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高低潮交錯的戲劇人生 高英軒:影像表演,不能太過「努力」!

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蒐集、整理自己的表演方法。高英軒笑說,後來發現:「早期我拍電視劇,我是在演給現場的工作人員看,現場有反應,我就會很高興,但是,如此一來,我投射出去的能量,就太多了,自然會和其他演員格格不入。」後來他調整演法,在《一年之初》裡,他的演出變得節制而俐落許多。

PAR /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全民愛上兩廳院

PAR /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人.鬼.妖.魅—2006新點子劇展 經典變形記

PAR / 第145期 / 2005年01月號

精神科醫生 王浩威:把兩廳院當作生活煞車的地方

王浩威,兩廳院「異想卡」的代言人,也是一個忙著右腦與左腦並用的精神科醫生。對他而言,欣賞兩廳院節目,猶如從一成不變的生活常軌,暫時出走到一旁的小路,藉由短暫的離開,讓自己獲得全新開始的能量。

PAR /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費黛里歐》 貝多芬唯一的愛

「永遠的愛人」,是一封貝多芬沒有署名、沒有地址、日期不全,而且從未寄出的信。他將信件藏在他書房裡的秘密抽屜裡,就如同將對象藏在內心深處一樣,至今仍無法得知她是誰?不過,音樂是他的至愛,如果從他的作品中尋找,那麼包裝在男性英雄外表下的「費黛里歐」,絕對是唯一的答案。 歌劇《費黛里歐》是貝多芬費時多年、千錘百鍊的一齣歌劇。儘管許多人認為貝多芬不擅長寫歌劇,但他卻用音樂寫出了戲劇的訴求。七月,NSO即將與蘇黎世歌劇院跨國合作,並邀請知名導演荷穆齊來台執導。這齣將所有口說對話以字幕投影手法表現的全新創作,將如何搖撼台灣觀眾的想像?在聽荷穆齊現身說法前,讓我們先從貝多芬的愛,慢慢說起。

PAR /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京劇駐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