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蝴蝶夢》碎! 紐約製作人遭詐騙
在紐約百老匯,近來爆發了一樁離奇的詐騙案:一位希望藉由將音樂劇《蝴蝶夢》推上百老匯舞台證明自己能耐的製作人Ben Sprecher,因籌募資金找到神秘大金主,卻因「金主病逝」消息引發投資者懷疑,警方進而揭發這是一樁仲介者藉由介紹「金主」詐騙仲介費的案子。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超支又逾時 柏林國家歌劇院整修建商遭撤換
從二○一○年九月起開始整建更新工程的柏林國家歌劇院,原本預定二○一三年十月就要重新開幕,卻因種種不可預知的因素,已經兩度宣布延後重新開幕日期;近期又因工程超支逾時,柏林市議會將原建商撤換,預防整建計畫大失控。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趙氏孤兒》選角惹議 亞裔演員職業發展成話題
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的《趙氏孤兒》,在演員名單公布後引發爭議,在這齣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的戲劇中,十七個角色中竟只有三名亞裔演員入選,其餘的多屬白人演員!英國的亞裔演員群起抗議,亦獲得美加澳、香港及其他歐洲相關團體的響應。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劇場人齊聚布列塔尼 交流歐洲「劇場現況」
位於雷恩市的布列塔尼國家戲劇院十一月舉行了「搬演戲劇節」,除了有精采豐富的劇場演出,也同時舉辦了「劇場現況」系列的六場座談會,邀請大眾與各國創作者、製作人、劇院團體總監及官員,交流探討歐洲的劇場現況,並把主題放在劇本地位及表演形式的討論上。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國際當代戲劇節 東西劇場在此匯流激盪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承辦的「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於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九日舉行,呈現十八檔來自世界各地最當代最前線的戲劇作品。今年主題定為「多元創意」,不僅能看見歷史與現代的結合,也能體會到東西方文化的交織和碰撞,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令人目不暇接。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節」與「城」的共生 各地策展人座談交流
在十一月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進行同時,也舉辦了「節與城: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邀請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探討「藝術節如何有機地與社會、藝術家和觀眾連繫對話,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而這次的交流,也有助於往後建立各城的藝術節網絡。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克里莫夫 奇幻造景顛覆劇場想像
身兼畫家、設計、教授和導演四職的迪米崔.克里莫夫,是俄國劇壇急速竄紅的導演,他以戲劇張力十足、視覺意象豐富的表現方式,在劇場中打造超越語言的觀賞經驗。克里莫夫的每個製作都像一個巨大的無底洞,深深擄獲住觀眾的注意力。在他的作品裡面,有一種原始的共通性,將每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者緊緊串連在一起。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克里莫夫:導演就是要建構一扇讓人興味盎然的窗戶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一睡兩百年,浪漫已過時?
霍夫曼創作於一八○八年的「浪漫歌劇」《不死之飲》,在完成後兩百零四年的今天才有機會首演,由德國艾佛市的艾佛劇院於四月底製作演出。在這齣以波斯為背景的歌劇製作中,的確呈現了「異國風情」與「童話性」的「浪漫」元素;劇作者馮.索登也借劇中人之口呼應十九世紀初打破舊世界階級區別的「自由、平等、博愛」理念,但當劇作家「藝外」的意圖不能被理解,而配樂又不夠劃時代時,一部作品就會顯得漫無目的。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四百年前歌劇 變身當代綜藝歌舞秀
《奧菲歐》、《奧德賽的返家》與《波佩亞的加冕》是十六、七世紀作曲家蒙特威爾第流傳至今的唯三歌劇,柏林喜歌劇院即以此可算是現代歌劇源頭的三聯劇製作揭開今年下半年新樂季。導演寇斯基(Barrie Kosky)的製作,幾乎是把四百年前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作成一場現代的大型綜藝歌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