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威爾森劇場新詮 《彼得潘》變身闇黑成人劇場

非常喜歡柏林自由創作氛圍的羅伯.威爾森,近年在此推出頗多新作,四月又跟柏林劇團合作,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彼得潘》,找來另類歌手女子二人組CocoRosie擔綱作曲,翻轉童話面貌,把《彼得潘》演成黑暗的劇場成人冒險。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歡慶五十施作改建 英國國家劇院蓋「戲棚」作實驗

迎向五十大壽的國家劇院,也展開了空間大改建工程,為了改善空間不足的問題,劇院特地建構了替代性劇場「戲棚」(The Shed),同時也在此上演實驗劇作,第一炮為Tanya Ronder作品《桌子》,以一張傳了六代的餐桌為中心,講述六代人的家族功課。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聖丹尼市全力支持 百年劇院整修重開張

建於一九○二年的巴黎近郊聖丹尼市傑哈.菲立普劇院,在歷經十個月的大整修後,終於在全體市民期待下重新開張。這次的裝修主要是大劇場伯藍廳的空間重整,讓觀眾席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劇院平日在地方上的用心經營,也是其得以獲得支持、通過改建經費的原因。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天橋與天壇 西城與東城的競與合

在上級政策推波助瀾、文化產業成為新興熱門行業的大潮下,「文化圈地」與「文化地產」成了中國城市發展的新趨勢,而由政府主導的開發案則更令人期待:北京有西城區的「天橋演藝區」,預計在廿年內建設五十座劇場;東城區則有「天壇演藝區」計畫,預計在五年內新建卅四座劇院並改造廿七座劇院。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藝發局首屆藝評獎 金獎文章惹爭議

去年首度舉辦、首獎獎金高達五萬港幣的「藝評獎」,在二月底揭曉,由北京作者賈選凝憑〈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產片的焦慮〉一文獲得金獎,但文中觸及了香港熱門的中港矛盾論述,引爆媒體關注討論,雖然讓人關注了原屬小眾的藝術評論,但讓活動失焦,活動主辦者也被嚴重質疑。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在驚世炫目的「無」與「有」之間

被視為「廿世紀表演史里程碑」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四度重製展開最後一次世界巡迴,三月初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在《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中,沒有沙灘,沒有愛因斯坦,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沒有戲劇衝突……雖然是卅多年前的製作,於今觀之卻仍令人驚異不已,更引發同場觀眾褒貶殊異的奇妙反應。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用非音樂元素 搭救《呷醋丈夫》

這次香港藝術節邀來義大利歷史悠久的聖卡洛歌劇院,帶來三套節目以饗樂迷。其中喜歌劇《呷醋丈夫》是現代新製作,是不折不扣的胡鬧喜劇,音樂輕鬆,歌曲演唱難度也不高,情節中亦無戲劇性高潮,透過導演羅西在服裝布景、道具與演出調度等等非音樂因素上出奇招,方能讓觀眾順利觀賞到終了。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為「文化捏塑成形的身體」解碼

《身體不記得的》是比利時編舞家凡德吉帕斯的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之創團作,廿五年前初演時,該舞以尖銳的肢體語彙來質疑既有社會的框架,而舞台上精簡卻又意象豐富的表演手法,震撼了當時的舞蹈界。這個作品的產生脈絡,正是編舞家試圖透過從劇場到表演藝術的美學轉移,來探究舞蹈身體的本質,和那些被歷史文化與社會背景所形塑在身體中、無法言說的經驗。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重現凱吉文本 無限迴圈的解構

在倫敦巴比肯中心的「新娘與單身漢們」展覽中,名導演羅伯.威爾森親自獨角演出約翰.凱吉作品《無可言說》。在長達一小時的演出中,文本不斷地重複、被解構,似無終止。儘管舞台上盈滿的文字衝擊著視覺,威爾森講演時幾無移動的姿勢、全白的臉及服裝,讓觀眾更能專注地聆聽他所說的台詞。

PAR /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柬埔寨季」 鋪展柬國當代藝術活力

將於四月十三日柬埔寨新年期間開幕的「柬埔寨季」,將有超過一百廿五位柬埔寨藝術家,將在紐約推出一系列音樂、舞蹈、視覺藝術、影戲、電影、和研討會等,從傳統和現代的文創產品來呈現柬埔寨藝術。走過赤柬恐怖統治時期,許多藝術家都喪生赤柬手下,近年來藝術活動逐漸復甦,這個藝術節所要反映的,就是這些「活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