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兩部線上作品入選「戲劇盛會」10大年度佳作

2月9日的線上記者會,由7位來自不同城市的劇評人、策展人或戲劇構作組成的評審團,宣布今年德語區10部「值得矚目」的戲劇作品。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媒體報導「劇場感染」造成社會負面觀感

以東京為據點的演員森一生,2020年原訂演出的4個作品都被迫取消,去年12月睽違一年的登台,在準備過程中都有種如履薄冰的不確定感。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公營展演空間配合防疫政策重啟營運

自疫情爆發以來,韓國公營文化藝術設施均嚴格執行空間消毒、出入人員名單管理、體溫檢測、強制配戴口罩等基本防疫守則。由於首都圈防疫規範仍處於2.5階段的高警戒層級,各場館雖可開放觀眾入場,但觀眾席間距擴大至兩個座位。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離島地區唯一表演場館「戲偶館」開幕

「戲偶館」由「滾動傀儡另類劇場」自資經營,設於距市中心約50分鐘公車路程的離島路環舊區中,老房子的地面層開設「偶記」水吧,銷售特色茶飲及文創產品,也可舉辦講座、讀書會。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場地變數多導致香港藝術節部分節目轉線上

香港各大場地在第四波疫情爆發後已閉館超過2個月,就連在場內進行演出直播也不可,播放舊作與委約線上新作同步進行,對策劃人和藝術家來說,多少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票房和周邊經濟活動影響甚鉅。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檳州劇壇孕育新血的比賽前景未卜

2012年從吉隆坡移師檳城舉行的「全國DIY戲劇觀摩賽」,是一個限定主題與道具的自由創作演出,一直由NOISE劇團承辦,2016年一度停辦,2019年與剃刀實驗劇場聯合復辦,並開放給非中學生參與。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曼谷國際雙年展延展 維繫藝文動能

第二波疫情來襲,泰國也爆發群聚感染,半數以上的博物館、表演廳、藝術中心皆自行閉館以減輕虧損。至此,藝文界真正進入冬眠狀態,狀態較去年更增愁雲慘霧。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演出協會定出規矩讓劣跡藝人沒「戲」唱

近年來中國一些知名藝人從偷稅漏稅到醉駕逃逸、從嫖娼劣跡到家暴出軌、從學術造假到抄襲侵權、從虛假代言到假唱欺騙……負面消息層出不窮。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郭寶崑創立的「電力站」還會是藝術之「家」嗎?

郭寶崑是新加坡華人文化中重要的戲劇家,當年與「郭生」一同創作的「實踐同仁」(「實踐劇場」成員)都是華語劇場中堅分子,他們一起探索多元文化的劇場,也從華語出發推廣多元的新加坡文化,追求優質藝術發展。

PAR / 第337期 / 2021年01月號

《英格蘭之死:德羅伊》的種族階級提問

英國國家劇院在全國二次封城前推出《英格蘭之死:德羅伊》,才演出一場就被迫終止。此作以倫敦工人階級的黑人德羅伊為主角,在疫情背景下,藉著一個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經歷的事,針對英國當前的種族與階級現況,向觀眾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