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胡蘿蔔與鞭子下,表演藝術的選擇

對資源的過度競爭與爭奪,而非在創意與演出水準上提升的內耗。政府掌握了胡蘿蔔與鞭子,表演藝術已非何去何從的迷惘,而為是否靠攏的選擇了。認命或掙脫,中國的表演藝術碰到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窘境。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資助敏感作品 藝術發展局委員遭點名

《理大圍城》在獲2020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後,安排在「得獎電影巡禮」系列下放映,但卻在上映前3小時遭放映場地高先電影院以「受到過度關注,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為由喊停。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在嚴格禁令下劇場重啟運作與演出

重開的劇場雖然恢復運作,然而表演團體依舊舉步維艱,在一切指令明朗化之前,繼續申請大馬藝術經濟發展機構CENDANA的援助基金,在嚴峻的疫情時代摸石過河。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泰國箜劇的「當代性」探討及演出備受矚目

由於泰國文化部對傳統與當代藝術的資源給予長期不均衡,此類重新探索箜劇意識形態的當代作品,相當不容易取得政府支持。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在官方審核與空間困境中發展的行為藝術

新加坡有70%的表演場地都由政府機構國家藝術理事會管理,若要租借場地就得接洽管理機構或相關人員。昂貴的場租多半讓獨立藝術家打消呈現作品的意願,加上這些場地都依循新加坡政府的方針經營,極少眷顧難以得到資金挹注的創作者。

PAR / 第339期 / 2021年05月號

演藝產業的商業複製摧殘藝術創作與市場

資本熱錢不顧藝術規律瘋狂跑馬圈地已不是什麼秘密,演藝產業也由此野蠻生長。表演藝術創作日益淪陷為商業機器的生產流水線。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劇場風景

演出之外,台下、幕後的等待、化妝、排練、謝幕、休憩、散戲……都可以成為鏡頭裡的一幅幅動人景緻。因著演出者許許多多不設防的一刻,劇場生命才足以完成有血有肉的立體面向。 捕捉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藉戲劇、舞蹈各種肢體演繹,看他們耗用身體,為伊百轉千折傷痕累累終不悔,彷彿是上了癮頭似地,每個登場與謝幕,隱藏在身體後的是顏色、夢想與無盡的故事。 逝者是青春,青春會謝;身體是載具,身體會老;唯以快門捕捉不朽的美麗剎那,向用身體說故事的人們致敬。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巴黎市立劇院持續與觀眾密切互動

疫情緊繃,法國藝文場所仍維持關閉,巴黎市立劇院把節目改成現場演出、透過社群媒體直播,加上一系列公益藝文服務,是法國極少數仍與觀眾保持密切互動的劇院。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伯明罕劇院出租當法院引發爭議

2020年對英國整個表演藝術產業來說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伯明罕劇院也不例外。就紓困而言,伯明罕劇院將部分場地租借給法院辦理案件,是個有效且快速增加收益的方法。

PAR /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防疫顧問佛奇預告演出恢復「大約在秋季」

紐約州長古莫日前則宣布一項「紐約藝術復甦」計畫,要在夏天前舉辦一連串「突發」表演,邀請超過150位世界級藝術家參與,由金牌製作人Scott Rudin和翠貝卡電影節創辦人Jane Rosenthal策劃,展現重振紐約藝術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