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多元背景劇場人出任林肯中心藝術主管

唐柯對藝術多樣性與民主性的關注——對不同表演類型與風格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不同傳統、相異背景的藝術家們所具備的淵博知識與尊重,令人印象深刻。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線上劇場如何推動付費收視及脫穎而出?

業界人士認為,要使線上表演藝術節目在體裁上具備競爭力,不僅需要在拍攝上下足功夫,以高水準的攝影技術補強臨場感,也必須在影像中體現演員與觀眾互動的氛圍。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亞洲舞台藝術平台」轉型成為藝術家的「農場」

在今年東京藝術祭與旗下相關藝術節整併的契機下,藝術總監多田以APAF 育成計畫為核心,結合藝術祭母體、Festival/Tokyo的人才培育活動,進行轉型。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疫情再起劇場驟然停擺

澳門劇場活動正式回到停擺狀態,一系列準備在8月舉行的演出和課程只得取消或延期。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虛擬實境如何在技術與構作間取得平衡

Paprika Studio於 8月演出的《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也需觀眾參與虛擬實境體驗,虛擬場域敘事與被消失的文明和城市相關,現場演出則從忽必烈和馬可.孛羅的一場西洋棋對弈開始。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疫情升溫讓表藝工作者面臨災難性危機

繼去年推出Show Penang平台後,檳州政府今年再設立senang.art網站,功能類似社群平台,讓表藝工作者可在此進行交流和創作。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伊閃創意節」展現泰國東北地區文化創意

今年的伊閃藝術節有靜態展覽也有動態活動,要讓藝術和人們的生活更貼近,如午餐和學習計畫(Lunch and Learn Project)就由創意中心邀來的主廚舉辦快閃活動,教導大家如何做出營養滿分的學校午餐。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新型沉浸式體驗「劇本殺」備受年輕族群歡迎

「劇本殺」脫胎於桌遊型推理遊戲,提供的是一種深度的角色和故事體驗,融互動、體驗、社交、表演為一體,透過劇情進行人物交流和演繹探討,共同揭開秘密或發現真相。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劇場上線 維持人際溫情

線上演出儘管有些優勢,但劇場人依然努力嘗試現場演出。如實踐劇場在8月推出「數少當贏」系列,進行6部小規模演出,演出人數都不超過8位,甚至有一對一的演出。

PAR /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研究「缺席」與「保健」的舞蹈 法國編舞家翁汀娜.克洛茲的兩齣舞作

出身姬爾美可布魯塞爾 P.A.R.T.S. 舞蹈學校的法國年輕編舞家暨表演者翁汀娜.克洛茲(Ondine Cloez),在疫情延遲後重開的「2020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à Paris)中呈現兩部舞蹈作品。獨舞《假期假期》(Vacances vacance)是一場身體與思想之間來回穿梭的詩意獨白,逐漸演變成獨舞。談論假期、催眠、瀕死體驗等「缺席」的狀態,呈現一種走向虛空和優雅的旅程。三人舞《保持健康的藝術》(Regimen Sanitatis Salernitarium),則由一本匿名的13世紀同名古書出發,關於花園裡的植物、保持健康、身體與世界的關係。兩個作品都做了不少資料收集「研究」,並透過當代的身體來詮釋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