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新常態下,新劇綻放
新加坡近期放寬防疫規範,實施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措施。劇場重啟,不少作品都是原創劇。據約略統計,9月以來,16部上演的戲中就有8部是新作。
PAR / 第342期 / 2021年11月號
「中國百老匯」劇院群來了?
廣州開始打造「一個人的劇場」,挑戰傳統的劇團和戲班式舞台演出;而上海在剛布局完100家演藝新空間,又在10月正式宣布將興建城市商業體含劇院群的「首位百老匯劇院群」。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人」與「非人」,身體與材質的「共作」 戴米恩.雅勒與名和晃平共創新作《行星,流浪者》
編舞家戴米恩.雅勒與造型藝術家名和晃平聯手打造的《器》,2019年訪台演出時曾令台灣觀眾大為驚豔;兩人在舞蹈和造形藝術的實驗再續,今年9月中在巴黎夏佑國家劇院推出新作《行星,流浪者》。如果說《器》當中蘊含了生態的命題,動物、植物、礦物岩石等自然、非人類中心的觀點,新作《行星,流浪者》則是在「非人」的天地之後,重新聚焦回到「人類」的世界,回到我們與地球的關係。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明星與朋友們── 2021薩爾茲堡藝術節音樂會曲目
在去年的縮小版百年慶之後,薩爾茲堡藝術節今年的活動依然以百年之名,在嚴密的防疫措施開展。音樂會節目中,除了傳統的獨奏家及演出團體系列外,邀請著名演出者規劃音樂會,成為藝術節特殊的景觀。今年邀請到小提琴家卡普頌、小提琴家柯帕欽絲卡雅和男中音葛哈合擔綱「明星與朋友們」系列三場的企畫,其中柯帕欽絲卡雅與葛哈合的兩場都提供了數首少被演出的曲目,明星吸引聽眾前來,順便讓聽眾開拓曲目視野,是二者共同的訴求。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歌劇非歌劇── 觀薩爾茲堡藝術節2021歌劇
今年的薩爾茲堡藝術節推出了8部歌劇,其中費德曼的《皆非》、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與韓德爾的《時間與內省的勝利》其實都不是「歌劇」。其他5部中,除了《女人皆如此》與《艾蕾克特拉》是去年的製作,還有2018年的《托斯卡》,今年的新製則有《唐喬望尼》與《不容忍1960》,後者出自諾諾之手,是今年的主要亮點。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池塘的表面(上)
劇場或是更廣義的劇場之前之後, 除了是語言敘事得以伸展,行為意義得以擴延,也是感官能夠拓展的異空間。時間,空間,重心,光線,色彩,質感,濕度……在此被從日常規則的理解中舒展出來,彼此之間以脫軌的邏輯串連起來。 用非日常的機能去重新探測感受,瀰漫在文本之外的情感資訊。照片來自過往為表演拍攝的現場記錄,或者是宣傳視覺的素材,來自不同現場的畫面,彼此之間也有串連對話的可能性存在。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池塘的表面(下)
劇場或是更廣義的劇場之前之後, 除了是語言敘事得以伸展,行為意義得以擴延,也是感官能夠拓展的異空間。時間,空間,重心,光線,色彩,質感,濕度……在此被從日常規則的理解中舒展出來,彼此之間以脫軌的邏輯串連起來。 用非日常的機能去重新探測感受,瀰漫在文本之外的情感資訊。照片來自過往為表演拍攝的現場記錄,或者是宣傳視覺的素材,來自不同現場的畫面,彼此之間也有串連對話的可能性存在。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紀念安端.維德志之作
今年也是奧利維耶.畢(Olivier Py)擔任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的最後一年。明年起將由葡萄牙導演及里斯本多娜瑪莉亞國家劇院(Teatro Nacional D. Maria II)總監提亞哥.侯迪格(Tiago Rodriques)接任。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愛丁堡藝穗節重新開張
今年的藝穗節規模較小,有近800檔演出,而這些演出的三分之一都會透過線上呈現。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超級選舉年 舞蹈家也參戰
數年來積極地兼顧舞蹈工作和政治參與的希勒布蘭德及「都會黨」夥伴們,雖然不見得這次就能一躍獲得席次,但仍值得讓人期待極度「認真」參政的他們,能夠把這些訴求傳遞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