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初秋舞宴Fall for Dance,東方菜色豐富迷人

屬於紐約秋天的美好舞蹈盛事——Fall for Dance舞蹈節於九月中旬開演,兩週內讓舞迷看遍廿八個團體的演出。這次除了主流的歐美菜色,也添了亞洲風味:台灣的拉芳舞團許芳宜仍以精采獨舞擄獲人心,曾來台灣演出的泰國編舞家皮查,則以傳統舞蹈,夾帶性別與肢體文化的當代議題……。  

PAR /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琴人曲終,藝心更綿長

知名歐洲鋼琴家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從今年起推出一系列告別巡迴演出,而告別的終點,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的音樂會,就選在最愛給傑出的音樂家熱烈掌聲、同時也擁有最苛酷品鑑能力的維也納。不屬於任何學派,沒有任何師承,沒有任何信條的布蘭德爾,擁有的是多元的藝術能力與認真的研究精神,演奏詮釋風格兼具深度與廣度。不再登台的他,未來仍排滿了演講、文學朗誦、研討會等活動。從二○○九年夏起,請拭目以待一個「文學式」的布蘭德爾。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掘探人性深處 挑戰藝術可能 看2008蒙彼里埃舞蹈節的四支首演舞碼

具法國舞蹈發展指標性的「蒙彼里埃舞蹈節」,每年編舞家在這裡演出為數相當的首演新創作,使這個舞蹈節成為透視法國當代舞蹈藝術面貌的重要節慶。本刊駐法特約記者羅苑韶親臨現場,特以專文介紹四檔首演舞作,形式殊異、表現大膽,或探索人性或探索藝術本質,都讓我們得以窺見法國舞蹈的多元面向與豐富思考。  

PAR /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華格納樂劇聖殿的新去向 從2008拜羅伊特樂劇節兩齣新戲談起

拜羅伊特樂劇節藝術總監換人一事紛擾多年,終於在九月塵埃底定,將由現任總監沃夫岡.華格納的兩位女兒——伊娃與凱瑟琳娜一起出任。資深劇場導演楊世彭親臨今年的拜羅伊特樂劇節現場,特撰此文介紹今年全新製作的《帕西法爾》,及去年首演、由新任總監之一凱瑟琳娜執導的《紐倫堡的名歌手》,讓我們一窺華格納一手創辦的這個樂劇節的新樣貌。  

PAR /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馬帝亞 讓八個愛麗絲舞遊異想仙境

在樂團展開序曲後,愛麗絲於一棵由黑、白圓點設計的大樹紗幕後盪鞦韆,她為追逐兔子而掉進洞裡,自此經歷一連串奇異探險。編舞者極具巧思地安排八位舞者分別擔綱不同段落的愛麗絲,所以她一跳進地洞,下一幕即刻有另一位愛麗絲從空中緩緩地飄浮(吊鋼絲)下來,身後飄盪著特大的棕熊、雨傘、瓶罐與書等。愛麗絲在空中漫步、翻滾、倒掛、游泳、轉圈,輔以美輪美奐的燈光,彷彿陷入超現實時空的夢境中。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在巴黎夏日藝術節 到作曲家家裡聽音樂

巴黎夏日藝術節今年昂然邁入第十九屆,依然菜色豐富多元,在劇院關門休息的暑假,巴黎人依舊可以在戶外與非正式表演場所享受藝文饗宴。像「到皮耶.昂立家待一小時」這樣的節目,讓觀眾到作曲家皮耶.昂立的家聆賞他的音樂作品,像是進入創作的殿堂膜拜,令人更有不同的感受。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Theatreland導覽,優游倫敦劇場百年風華

倫敦西區向來被暱稱為“Theatreland”,三五步便是一家劇院,不論是愛德華時代建立的百年老店,或是近年落成的新穎場地,各自上演口碑戲碼,再怎麼迷路都有戲看。近來「倫敦劇院協會」巧思推出“Theatreland Walking Tour”活動,號召戲迷跟著專業導遊穿梭巷弄,藉由參觀各家劇院建築及解說軼事,以瞭解倫敦戲劇百年近代史。  

PAR /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一 在小王子的故鄉 解放對舞蹈的渴望

「里昂雙年舞蹈節」是國際舞壇的重要盛會,每次的舉辦都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工作者與舞迷到場,一探最新的舞蹈趨勢。今年的雙年舞蹈節以「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將許多久未搬上舞台的經典大師舞作改編與重演,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經典,更企圖要為它們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本文除了介紹本屆雙年舞蹈節概況,更專訪藝術總監基.達梅,一談雙年舞蹈節的發展近況。  

PAR /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編舞奇才莎夏.瓦茲 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

曾經帶著作品《肉體》造訪台灣的德國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今年九月將歡慶舞團成立十五週年,特地在駐團地「放射系統」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除了有Waltz this way!的慶生派對邀請民眾免費入場同歡外,更有一系列瓦茲的作品回顧演出,讓熱愛舞蹈的觀眾可以見證一個舞蹈家的藝術成長與試煉。  

PAR /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二 法國舞蹈 馳騁無界限的文化曠野

里昂雙年舞蹈節的「聚焦舞蹈」研討會中,特地安排多齣法國最新舞作演出,好讓外籍專業人士一覽法國舞蹈的創作新貌。除了有老將瑪姬.瑪漢、普雷祖卡的精采新作,更有多位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呈現,面貌紛陳、形式豐富,從編舞家多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可說是多元包容的文化混融,造就法國當代舞蹈的繽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