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柏林:莎夏.瓦茲新作《繼續》 為歐洲戲劇節揭幕

擔綱今年「歐洲戲劇節」開幕演出的,是名編舞家莎夏.瓦茲的新作《繼續》。這支舞延續瓦茲之前的博物館對話系列作品,跳出博物館空間,獨立成為完熟的鏡框舞台演出,台灣旅德舞者孫尚綺的獨舞也在幕與幕之間扮演承接的重要角色。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紐約:在劇場裡 唸完《大亨小傳》

由實驗劇團「電梯維修公司」演出的《蓋茲》Gatz,是本季紐約最特殊最熱門的一部戲,演出的腳本就是《大亨小傳》全文,一字不漏,一字不多。以一個無聊的辦公室為場景,主角演員如同小說中的敘述者拿著書從頭唸到尾,七小時後唸完;演出當中,同個辦公室的同事不時入戲演出書中角色,可說是把我們在閱讀小說時投入的狀態具像化。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紐約:舞台奇幻動人 豈在科技高低、預算大小?

勒帕吉為大都會歌劇院製作的《萊茵黃金》及Gotham Chamber Opera在New Victory兒童劇場演出的《穿靴子的貓》,以不同的手法及天差地遠的預算,巧妙展現了劇場化現實為想像的魔力。前者創造了大都會史上最大的佈景“The Machine”,歌手還要吊鋼絲唱歌,演得戰戰兢兢;後者則是以傀儡上陣,操偶者與歌者同台,卻依然展現奇幻魅力。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集體表演書寫 舞出「人權」行動--看威廉.佛塞舞作《人寫》

《人寫》讓觀眾與舞者之間的界線消失,任何抽象與象徵,都因為實地加入而具象且清晰,那一張張的「畫作」,都是行動後的成果。去實踐、革命、造反、掙脫,畢竟「寫」是動詞,佛塞要人們動起來,那超過半世紀之前的人權宣言,才更有存在意義。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琴音與柏林 在城市生活中相遇

音樂藝術可以在演藝廳裡洗滌我們的心靈,也經常扮演自家琴房自娛娛人的角色,這回更在柏林各區的公寓客廳裡,變身為接待陌生同好的庶民藝術。同樣具有鋼琴家身分的策展主辦人安德烈亞斯.柯恩(AndreasKern)想像著:「漫步於柏林巷弄間,讓不時傳來的琴聲,透過敞開的窗台,分享給街角上的行人;如果此時有機會乘著熱汽球緩緩升天眺望柏林,看到一幅叮叮咚咚敲打出城市鋼琴色彩的浪漫畫作,該會如何呢?」就這樣,在獲得經費資助後,經過半年籌劃,一個專屬於柏林的「鋼琴城市節」(Piano CityBerlin 2010)就此展開……

PAR /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跨越宗教與國界的大愛--記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知名史學家史景遷的著作《利瑪竇的記憶宮殿》,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改編為九十分鐘的歌劇,十一月初於香港聖依納爵小堂演出,由許敖山作曲、廖端麗編劇,知名華裔男低音田浩江擔綱飾唱主角利瑪竇。導演胡恩威邀請台灣的無獨有偶劇團參與創作,以戲偶、面具、投影與電子音樂,鋪陳出豐富而多層次的內容,編劇廖端麗從反戰觀點出發,藉著利瑪竇的人生,彰顯跨文化、跨宗教、跨國界的無私大愛。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展技不分舞台 精湛贏得掌聲!--德國「柏林雜耍節」與歐洲街頭表演藝術

「柏林雜耍節」主辦至今已超過十五萬人次造訪,筆者多年來陸續走訪這個藝術節,但每年仍有新的驚豔,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它和一般街頭表演仍有差異,這裡少有站立不動的雕像,來此演出的藝人都是經過特技、雜耍或藝術學校訓練出來的專業表演者。尤其是可以在藝術節或特別場所演出等,絕不會僅有三腳貓功夫!

PAR /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朱家角課植園 敷演賞心樂事--記實景園林版崑曲《夢回.牡丹亭》

原上海崑劇團的副團長張軍成立了「張軍崑曲工作室」,朱家角實景園林版崑曲《夢回.牡丹亭》是其團隊製作的第二齣作品。此版本由各界精英跨界組成,中國音樂領軍人物譚盾、舞蹈家黃豆豆、著名學者于丹等,本劇以實景園林回歸明代傳奇湯顯祖的劇作《牡丹亭》,走入當時士大夫家班賞曲的娛悅生活情境,從而了解崑曲在此閑情逸致的氛圍中,鍛造出更為精緻及華美。

PAR /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當老陶說起英語,在紐約陷入《暗戀》…

馳名華人劇壇的《暗戀桃花源》,在華人地區有過多次製作上演,但去年十一月時,首度出現了英文版,由紐約導演泰瑞.歐萊利(Terry O'Reilly)指導紐約新學院大學(The NewSchool)的Eugene Lang College藝術部學生演出。他根據賴聲川本人翻譯的英語版劇本執導,儘量讓劇本說話,不擅加自己的主觀,所以人物的中文名都保留。

PAR /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廣州:廣東現代舞周「發現亞洲」 為中國現代舞打開世界之窗

「廣東現代舞周」由香港編舞家暨重要的中國現代舞推動者曹誠淵於二○○四年創辦,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七屆。愈辦規模愈大的活動可說是中國與世界的現代舞交流平台,今年舞周由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及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以「發現亞洲」為主題,集中邀約亞洲重要現代舞團隊和藝術家參與。除了舞蹈展演更包含了豐富的工作坊與大師班,讓年輕舞者得以密集地與世界舞壇互動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