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一九九四年幾齣突出的舞台劇
從以上四個劇目看來,翻譯/改編和模仿/創作各半,如專以劇作而論,並不算豐收,台灣的劇作家尙待努力;但從導演、表演而論,一九九四年的成績頗爲突出,足以與揚眉國際的國產電影媲美了。 ...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演奏家與「名琴」
一位仍在初一音樂班學小提琴的學生,因爲「琴藝」似乎久久不能突破,家長不知從那裡來的「靈感」,認爲必定與琴有關,於是一個大手筆花了三十五萬美金買了一把「名琴」給這位「神童」練習之用。沒多久,這位同學...
第26期 / 1994年12月號
藝術敎育的惶惑
今天的大陸,滿街都是KTV了。消閒的方式逐漸歌廳化。對於表演藝術的未來,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沒有信心。在市場取向的自由社會裡,有甚麼辦法使大眾仍然支持純正的藝術呢? ...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Sleeping, No Sleeping
近來看戲又體會到中場休息的另一妙用,那就是可以提前開溜。……有一天晚上,有一個難看到令我過度驚訝而無法入睡的演出現場,我沒有提前離開。那是一齣頗有野心的新作,藉著多線敍...
第26期 / 1994年12月號
異性戀渾蛋社會
每次一有牽涉到同性戀族群的案件,就很沒格調的用什麼「血濺玻璃圈」、「顚鸞倒鳳大奇譚」這類老土得要命的爛標題。我怎麼沒看過男女之間的情殺案、騙婚案被稱作是「血濺玻璃圈外圍」、或者「正鸞正鳳大奇譚」的...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票房」與表演藝術
三家電視台所以走到今天這樣拚命「娛樂」,看不出理想也欠缺精緻度,便是因爲它們在本質上是爲了「票房」而經營,爲票房而經營的表演事業,幾乎是宿命地會走上娛樂取向和感官取向的不歸路。 ...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大衆/藝術/媒體的三角關係
台北主要報紙的文化藝術組都接到吿急電話,內容大概是「我們眞的很緊張,到現在還賣不到X成,觀衆一定還不知道有這好檔節目。幫幫忙,上一下消息。要不要做訪問?資料夠嗎?我們還有很好的照片,是不是我們找快...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社區乎?部落乎?
將「社區」與「社會」對比,賦予「社區」獨特的品質,它所顯示的其實只不過是對現狀「社會」的不滿。又因爲我們對未來事實上經常無法知悉,而只能藉著美化過去而尋找未來,也正因此,在近代談論以及實踐「社區」...
第23期 / 1994年09月號
另一種樂音
如果佛堂是應部分居民之需要而設,念經的活動是一種社區活動,其意義就十分令人感到鼓舞了。 ...
第23期 / 1994年09月號
老人劇團與社區戲劇
每一個社區都該成立一個老人劇團,使年長的人也有繼續扮家家酒的福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