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逛街三部曲

人們常在思考「藝文活動」在生活中的地位。 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人的生活就像沙漏一樣,在每一次沙漏完時,還是又要將容器倒過來重新滴漏,而這中間是一定會有一個「空檔時間」,而藝術就是那一段珍...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優人電腦,神鼓發聲

認識黃誌群的人,甚至連他自己,也早已認定這輩子與電腦無緣,卻在發燒友熱情的提議下,為了配樂,在一年多前買下生平地一台電腦,搭配上作曲軟體,從完全不知如何開機,到如今已經可以用不同音色多軌混音來作曲...

第141期 / 2004年09月號

三十三歲,跳舞三十年

團隊經營多數以「量入為出」為財務運用準則,但換個腦袋想想「量出為入」是否可能才是長遠經營的基礎思考,而勇於面對應支付的固定成本與開銷,相對地或許節省了機會成本,以及不易掌控的變動成本。但因為提供了...

第141期 / 2004年09月號

瞬間完美的決定

卡迪耶‧布列松大師回憶他到印度去為甘地拍照時的情景,那是在一九四八年, 他與甘地相談甚歡,會面結束,離去不到十五分鐘,他聽到槍聲,趕緊拿著相機衝回甘地遇刺的地方,按下了一個讓全世界都難忘的快門。真...

第141期 / 2004年09月號

旅人萬芳,用相機記錄生命的感動

我們都似旅人般的游走在自己與別人的生命的過程中。 休息抑或放出,吸收,消化,沉澱,聚聚 這也是我這幾年旅行的其一心情與希望。 旅行並不浪漫…… 旅行其實是藉由離...

第133期 / 2004年1月號

見微知著談對號

也許不對號、可於任何時間內自由進出劇場的表演,更為草根,更接近人民的生活,更有娛樂性、聯誼性。但售票、定時、且對號入座的演出顯然注重表演的完整呈現,強調藝術的莊嚴。前者在親民,後者在止於至善。追求...

第133期 / 2004年1月號

真實素材與藝術作品之間 談屏風表演班《女兒紅》

...

第134期 / 2004年02月號

劇場狂想二則

如何表現你對一場演出的激賞呢?獻花嗎?如何表現你對一場演出的期待呢?想辦法買到最好的位子嗎?對於「獻花」與「買票」這兩檔事,鴻鴻有很不一樣的解讀與想法。 ...

第134期 / 2004年02月號

誰來轉化傳統、創新藝術? 從加拿大的表演團隊談起

在國際貨櫃藝術節中,見識到加拿大辦事處熱切的推銷文化態度,而演出的加國團隊,不但表演結合著流行與傳統,演出方式多元化,甚至一人就展現多樣才藝。加國能短時間從文化輸入國,躍身成為文化輸出國,這種企圖...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羅伯‧威爾森的下午

這可能是我人生中極為後現代的經歷:在巴黎歌劇院的按摩間裡陪著後現代大師按摩,在邊間等他繼續對話,我聽到他幾度大叫哎依哎依,但按摩後,助理又再度出現,羅伯‧威爾森走出按摩間,面帶憂色且歉然地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