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176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張翰 修煉旅行 內在發光

張翰,旅遊衝動型水瓶座,去過日本九次、大陸的內蒙雲南北京上海,他屈指歷數:「巴黎、雪梨、洛杉磯、曼谷、普吉島、峇里島、尼泊爾……」繁如天星,就像他的經歷一樣多元:他是電影與舞台劇演員、紀錄片與廣告片導演、廣播電台主持人,還有,目前仍是自由行遊客,嚮往成為真正背包客……去年張翰在林奕華的《水滸傳》中飆演兄弟情義,今年的《西遊記》,則變成一場修煉,旅行就是修煉。

PAR / 第176期 / 藝@書

沉吟「顧唱」一甲子 288字 《奇緣此生顧正秋》

PAR / 第176期 / 藝@電影

《惡女花魁》 豔彩奇情又勵志

《惡女花魁》由女導演、女漫畫家、女編劇、女音樂人,一群女人用現代搖滾音樂風格搭配色彩鮮豔的影像,打造出江戶風情畫,描繪了花魁藝妓瑰麗多姿的青樓生涯。雖然說的是藝妓的故事,但也呈現了動人的奮鬥過程。

PAR / 第176期 / 藝@CD

黃石與陳家崑 共譜扣人心弦的浪漫詩 《真愛傳情系列—你是一段特別的留白》

在這張專輯的封面,一首首叩人心弦的浪漫詩,不僅讓人進入浪漫動人的情境,聽聽由黃石大師作曲,當代知名青年胡琴演奏家陳家崑所共同結合的,更是一張非傳統、非流行的浪漫音樂創作。

PAR / 第171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樓蘭風流(上)

近百年前斯文.赫定划著獨木舟穿越碧綠的蘆葦蕩進入樓蘭啊,我看著死去的胡楊枝幹,以為滅絕的羅布大魚激躍跳出水面。像著了魔般,我為斯文.赫定的文字魅惑牽引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大漠……風中有呼喊聲,頻頻叫喚我的名。

PAR / 第171期 / 一本藝術經

伍佰 昂揚搖滾與低調快門

談到搖滾,伍佰洋溢自豪的光彩,雖然潔癖與純粹貫穿他的音樂和攝影,然而他堅持音樂是音樂,攝影是攝影,前者是創作,後者是生活興趣。他相當坦白,說寫歌十幾年早就技術純熟,知道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而攝影,「還搞不大懂是怎麼回事」,不想把拍照當成事業,不要有包袱,想幹嘛就幹嘛。「我不是以技術為取向的人。拍照時,有種心靈休憩感,像是救贖,那其中彷彿有真理存在。」

PAR / 第169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羅布水上霞光(上)

車隊在巨大沙山溝壑間危顫緩慢上下爬行,嚮導透過無線電提醒車間的距離和前方路況。…車子輪番陷入流沙,下車推車上車下車……反覆上演,停停走走疲憊難安。漫天沙塵吹得人臉頰疼痛氣悶眩暈,鼻口裡的沙總無法掏拭或吞嚥乾淨……知覺感官似要崩解,皮膚上的毛細孔哀弱吐息,彷彿將瀕死於乾渴與高熱。

PAR / 第173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被太陽曬黑的子民(上)

她們找我攀談,央求當我的模特兒,希冀可以換些零錢、糖果。嘴裡嚼咬著小樹枝(那是她們的零嘴),剛發育的胸部美麗小巧,三人搭肩拉著斑爛的方巾一起行走、轉身、說話與戲耍,瀾漫天真。

PAR / 第171期 / 一本藝術經

劉邦初 頑童夢想起飛中

近來到兩廳院欣賞表演的觀眾,應該已經眼尖的發現到The One人文聚場的亮眼進駐。位於戲劇院一樓的The One,為一處結合美食、設計空間與藝文講堂的新複合商店,執行長劉邦初由電子業轉戰創意產業的勇敢尋夢過程,不禁令人欽佩與激賞。

PAR / 第169期 / 一本藝術經

醉時跳舞 醒時攝影 柯錫杰的快門暢活

「比起攝影,如果早一步接觸舞蹈,我定是個舞者。」柯錫杰笑說自己有舞者的細胞,聽到佛朗明哥音樂,他會自編自跳。一旁的舞蹈家妻子樊潔兮生動描述:「有次我們在紐約看西班牙舞表演,看完後,他一邊下地鐵樓梯,一邊雙手平舉,比出佛朗明哥手勢,車站裡的黑人還跟他對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