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182期 / 藝@電影

吹著《魔笛》 輕鬆走進歌劇殿堂

如果把《歌劇魅影》或《芝加哥》視作音樂劇電影,那這部莫札特的《魔笛》類型,就是歌劇電影。瑞典大導演柏格曼也拍過一部歌劇電影《魔笛》,幾乎是忠實地記錄舞台的演出,而這部由肯尼茲.布萊納執導,與歐洲室內管絃樂團合作的超大型歌劇,是一部充滿著電影語言的歌劇電影。

PAR / 第179期 / 藝@CD

隨樂音揚起的旅行記憶 李欣芸創作專輯《托斯卡尼 我想起你》

電影《練習曲》的配樂作曲人李欣芸推出新作《托斯卡尼 我想起你》,自己一手包辦製作人、作曲/編曲、鋼琴演奏,並邀來音樂夥伴們,以十首創作曲,記述托斯卡尼的艷陽,北歐斯堪地的天空,以及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PAR / 第174期 / 藝術家的OFF學

被太陽曬黑的子民(中)

我想像著她的戀人如何以刀斧鉤鐮尖石等利器在她身上劃下愛的印記,鮮血淋漓時再刻意塗抹沙污塵土,誘發嚴重的發炎、潰爛、結出巨大如圖騰般的疤記傷痕……受難的過程是愛情的試煉,驚怖的傷口是盟誓的言宣……何其暴烈的愛意表達方法與美學啊,我駭然於如此難以理解的異俗奇風,無法停止顫抖。

PAR / 第174期 / 一本藝術經

陳宏一 鏡頭之下 揮灑藝術叛逆

曾拍過多支音樂錄影帶、電視廣告、短片的導演陳宏一,是個寡言安靜的人,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包括司迪麥及中興百貨電視廣告等,鏡頭下犀利的影像風格,與桀傲不羈的意識形態,總是在每次出現時,讓人不能忘懷。

PAR / 第177期 / 藝術家的OFF學

日出婆羅浮屠

赤道正午太陽曬得人焦躁昏亂,佛塔上毫無遮蔽蔭涼處,遊客頂著烈日的攀爬速度顯得延宕遲緩。他突然從階梯竄出,穿著包裹緊密的西方小丑彩衣,大汗淋漓。原來他是熱門觀光景點尋常可見的著裝演員,靠著戲劇造型與人合影營生。…

PAR / 第177期 / 一本藝術經

劉墉 暢銷作家的冷門熱血

提到劉墉,大家想到的關鍵詞可能都是「暢銷作家」,但,這只是他人生諸多面向中的一個,此外,他是專業畫家、冷門專書出版人、詩人,曾是劇場演員與導演,把大陸的出書版稅拿去蓋希望小學、捐贈慈濟…出的冷門書名單遠比熱門書長,底蘊厚重勝過檯面風光,沒看到的永遠比看到的還多。沒錯,這就是——劉墉。

PAR / 第175期 / 藝術家的OFF學

被太陽曬黑的子民(下)

她突然拿下唇上的陶製唇盤,揣到我懷裡,比出十支指頭希冀可以賣我十Birr,我看著她下唇組織間巨大晃動的圓洞,頓時愣傻。據人類學者考證,Mursi族少女約二十歲時,就開始在下唇切割洞口放入自己燒製彩繪的陶盤,隨著切口的不斷拉扯延展,不斷變換唇盤尺寸,最大可達直徑十五公分,唇盤愈大女子嫁娶聘金愈高,最高可換五十頭牛。

PAR / 第174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許芳宜 舞星與模特兒貓的低調親暱

身為舞者,許芳宜好奇著貓的舞蹈細胞可施展到什麼程度?比如拿玩具逗貓玩,看低調可以旋轉幾圈,可以跳到多高,或是一時興起抱起貓咪轉圈跳舞,再把微微頭暈的貓兒放下來。「牠的脊椎怎麼可以這麼彎?牠幹嘛把自己折成這個樣子?」貓咪的柔軟度和百種姿勢,常令芳宜發出驚嘆的疑問。

PAR / 第175期 / 一本藝術經

郝明義 閱讀的藝術家

這個名字,只要是愛讀書的你,一定有聽過。他是大塊文化的董事長,目前最新力作是網路與書(Net and Books)出版事業,十數年前以《EQ》一書掀起國內上EQ狂潮,爾後支持圖文工作者幾米向世界以繪本發聲,郝明義就是這麼不斷地跨出永不重複的腳步,最新的著作《越讀者》更點出了閱讀的基本態度,究竟該選義務還是責任。

PAR / 第174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王戰 玩伴貓摸透指揮家的心

這隻貓,愛把自己的心情喵喵喵報告給主人聽;這個指揮家,聽遍了從歌劇到管絃樂的聲響層次,他回家專注著,傾聽貓咪跟他說些什麼……身為國台交管樂團常任指揮、天使之翼管樂團團長的王戰,與太太方宇俐養了一隻善解人意的撒嬌貓——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