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181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林麗珍 品茶如同編舞 造就袖珍舞台
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作品的深斂層次久撼人心,與茶邂逅久矣:「一杯茶,是自己的享受,當茶喝下去,它的色澤、香味、水質、溫度都導引著身體內的氣,合的話氣行全身,不合即感覺牴觸。」她說。喜歡「簡茶」的她,不拘泥於茶具和步驟的完整性或規矩性,以自身感受組合成整套茶具,在過程中融入個性特質與悉心巧思,調整適切的氛圍,「喝茶如同編排風景,像個小舞台。」
PAR / 第179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張碩修 Comedy Club裡繼續實驗小劇場
師大夜市附近的泰順街上,最近開了一家有趣的Club,偌大的空間裡,最顯眼的是一個小小舞台,好萊塢電影裡面常看到的脫口秀場景,就在這個舞台上演,台上的人講笑話,台下的人聊天吃東西,有時聊天有時看看台上,很Free的美式氣氛。此店的「藝術總監」正是大名鼎鼎的前台灣渥克劇團團長──暱稱為Social的張碩修!
PAR / 第180期 / 藝@CD
一個旅人隨性的拼貼故事 解瑄音樂筆記書Scarlet Sarabande
古典樂壇才女解瑄的Scarlet Sarabande專輯,記載的是「一個旅人隨性的拼貼故事」、「一段生命取捨間的自由告白。」藉著薩拉邦這古代緩慢的舞曲節奏,隱喻旅人漫步於天馬行空的世界。以各類感官敏感的意會,記述旅途中的一切。
PAR / 第184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吳忠良、張偉來 跟著媽祖 走生活之「道」
當白沙屯已儼然成為當紅的藝術人溯源道途,吳忠良和張偉來卻抱持平實的態度看待。吳忠良開玩笑道,「抱著很大的目的性來,會很慘。」「如果冀望七天走完人生就有突破,不可能,」張偉來說,唯有將行腳時的信念與全然奉獻的態度回饋到平常日子裡,才會一點一滴改變,重要的是持續,漸漸的,便「沒有什麼辦不到」。
PAR / 第181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李小平 獨鍾沉穩普洱 愛茶愛壺不悔
傳統戲曲出身的李小平,除了當年是當代傳奇劇場的創始團員之外,也曾當過小劇場人,他的演出遊走於現代與傳統間,而兩者皆收放自如、精采耀眼。後轉進擔任劇團導演,並持續在國光劇團貢獻心力,李小平的創作多元豐富,與他豐沛的生命茶能量兩相輝美。
PAR / 第182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簡志忠 出版社當道場 邀大家同修「藝文」禪
身為出版人,近來卻跟著紙風車劇團「319鄉村藝術工程」南北跑的簡志忠,認為公司是個「道場」,大家來修集體禪,沒有禪師,彼此互相影響。上班時好好上班,休假時用力玩,看看世界之美。「出版事業是心靈事業,如果能因此讓同仁的氣度更加恢宏,對公司也是一大利多。」
PAR / 第179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逸書 奔馳在電腦與舞蹈之間的「超人」
白天,他是個規規矩矩的上班族,戴著斯文的眼鏡,勤奮地在電腦前工作。 晚上,他進入一個充滿鏡子的大房間,換上貼身的衣褲,勤奮地舞動身體。 這不是電影《超人》中的變裝情節,而是新古典舞團舞者陳逸書的真實生活情景,說他是「超人」,其實也蠻接近了……。
PAR / 第179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邵淑芬 弄樂煮茶「玩物尚置」又何妨?
轉進愛國東路的小巷,推開古樸的店門後迎面而來的是氤氳水氣與繞室茶香。滿屋精緻的茶具及骨董,更襯托出懷舊幽情。女主人煮水泡茶,舉手投足間優雅輕盈,話語溫軟細柔。不說,你絕對看不出來這位聲音纖弱到讓人幾乎開始擔心錄音機無法收音的女主人,正是樂團中最大聲量的製造者——現任國家國樂團打擊樂手的邵淑芬。
PAR / 第182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林載爵 透過出版 開啟想像力的窗口
這個出版界舉足輕重的名字,以學者的眼光,出版人的氣度,多年來為書本帶領出了一頁頁的動人篇章,身兼聯經出版社與上海書店總編輯、大學歷史教授的他,更以多樣化角度看待出版事業,成就了每一次傲人的結果,這個名字就是──林載爵。
PAR / 第184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偽」紀錄片 拍下真實人生
這部電影是台灣電影中的一個奇葩,荒腔走板的偽紀錄片,卻真實地記錄下你我的生活,鈕承澤的開誠布公,卻也意外地捕捉到現代人的孤寂、對感情的渴望依賴,卻又是自我霸道,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卻總是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