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吳珮菁 六棒飛舞音樂奇境

以六根棒子演奏木琴聞名的吳珮菁,這次要讓樂迷享受這奇技揮舞的極致!在獨奏會“Wonderland”中,她排出全場的六棒曲目,風格多樣不說,也將挑戰必須一新好幾用的高難度曲目,令人驚歎她那嬌小身軀中所能揮發出的強大能量!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大兵的故事》 虛實間揭露人性晦澀

斯特拉溫斯基的小品《大兵的故事》,述說大兵遇上魔鬼、魔鬼要用魔法書與之交換提琴的故事。這次NSO實驗音場演出此劇,由編舞家吳義芳擔任編導與編舞,將由四位舞者與一位說書人,用「舞劇」形式呈現,以寫實與非寫實的手法來貫穿。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吳思珊 反「璞」歸真更創新

在對今年天災不斷的感懷中,打擊樂家吳思珊決定「反璞歸真」,用身體、心靈的覺知重新探索「生命與自然的意義」及「肢體、空間、聲音的關係」。獨奏會將以傳統、原始的概念出發,一台木琴所發出的不同音色、人聲與樂器間的相互模仿、甚至連樹葉、紙箱都能當作樂器發出聲響。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馬斯奈《莎孚》 名模人生亞洲首演

歌劇《莎孚》是法國作曲家馬斯奈的作品,卻相當少被演出。歌劇導演曾道雄多年來一直想要搬演此劇,在今年因終於找到樂譜而能實現,不但是台灣首演,更是亞洲首演!《莎孚》描述一位名模的人生與愛情,音樂與劇情的緊密結合引人入勝,此次由歷年來歌劇工作坊培養出來的優秀歌手擔綱演出,令人期待。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陳若玗 不悔歸零追逐音樂夢

擁有深厚的古典音樂背景,卻為了最愛的爵士樂,將自己歸零重新學習,終究在爵士樂的重鎮——紐約,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這就是陳若玗,一個勇於逐夢的台灣女孩,這個月她將與紐約的夥伴們回台演出爵士鋼琴三重奏,演出創作專輯的精選曲目。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傾盃樂》 重現大唐華麗時代

應兩廳院「民國藝百」系列之邀,劉鳳學與新古典舞團將演出唐樂舞系列的封箱之作《傾盃樂》,並選粹經典舞碼《春鶯囀》、《拔頭》、《蘇合香》與《團亂旋》,溫故與新作齊展於觀眾眼前。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以身體對抗虛擬 與城市的鏡像共舞

將於十月底在華山文創園區演出的《W.A.V.E.城市微幅》,便是蘇文琪和張永達等一當代舞團成員,對於城市裡被科技文明包圍、滲透的存在狀態,以舞蹈和新媒體藝術的結合,提出生命政治的思索。蘇文琪以十七世紀義大利畫家卡拉瓦的畫作《納西思》為參考圖像,延伸「鏡像」的概念,以此表達人與科技間封閉的依存關係。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霸王別姬後 舞出歷史外的新選擇

睽違六年後,編舞家楊銘隆與舞蹈空間舞團的「東風系列」再度出手,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以「霸王別姬」故事為主題的新作《風云》。除了有北市國樂師與舞者的即興互動,還在原有的故事結局外,另外發展出楚霸王和虞姬的不同結局。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余能盛版《吉賽兒》 鐵工廠的貧富之戀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余能盛,今年別出心裁地改編法國經典浪漫芭蕾《吉賽兒》,將故事場景搬到台灣一座鐵工廠,四位主角化身成鐵工廠內各層階級,仍圍繞在因社會階級、貧富不均而發生的愛情悲劇,以及詮釋吉賽兒至死不渝的愛情。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百年復甦》 意象手法「寫實」人心

擅以風格化的亞洲身體與意象美學,處理跨文化議題的EX-亞洲劇團,將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最後一部作品《百年復甦》搬上台灣舞台,這也是該團第一次搬演西方文本。導演江譚佳彥以意象化的調度手法,打破一般對「寫實」的刻板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