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室內樂歌劇《江文也與兩位夫人》 豫劇、美聲 歌頌江文也的音樂人生
由作曲家李子聲與對位室內樂團合作的《江文也與兩位夫人》,以室內樂歌劇型態來詮釋江文也波折不斷、備受爭議的一生。三位歌者分別以美聲與豫劇唱腔詮釋江文也與兩位夫人,四幕歌劇將作曲家經歷過的時空串連,並且引用了席慕容、徐志摩、林庚及江文也本人的詩詞入樂。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串連電音、投影與肢體的互動科技喜劇 SIRO-A《迷幻樂園》 未來世代的娛樂光影
來自日本仙台的七人表演團體 SIRO-A,此次應二○一三數位表演藝術節之邀來台演出,毋須語言的純粹喜劇,融合電子音樂與數位投影的肢體表演,在舞台虛實之間穿梭自如的SIRO-A無法被界定,一場未來世代的視覺系娛樂光影,即將在台北展開迷幻之旅。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當古樂大師碰上NSO 戈貝爾 以音樂帶你穿越三百年
德國古樂大師是歐洲音樂復古風潮的中流砥柱,他所創立的科隆古樂團可說是帶領了全球的古樂復興。這次NSO邀請到他訪台指揮,將演出巴赫《第四號管絃樂組曲》、海頓第101號交響曲《時鐘》,並與天才女小提琴家蜜莉安.康岑合作真偽不明的莫札特《第七號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江蘇省崑劇院「花面.綻放」 精采花臉當主角 罕演戲碼首度訪台
去年訪台演出全本《南柯夢》的江蘇省崑劇院,再度應邀來台,特別規劃了精采的花臉(淨角)劇目,讓習慣生旦戲的崑迷們「耳目一新」!除了多齣罕見的折子戲,其中北崑侯家的代表作《單刀會.刀會》更是久違台灣舞台,讓人相當期待。
PAR /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從不孝、薄情到背叛 國光劇團「秋後算帳」 負心人大清算
傳統戲曲以「負心」為主題的老戲不少,國光劇團的秋季公演就趁此時「秋後算帳」,推出《雷劈張繼保》、《王魁負桂英》、《鍘美案》與《鶯鶯西廂記》四齣戲,集「負心人」大成,讓觀眾看戲大清算!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溫州、永康、大稻埕 看戲趴趴走 超親密小戲節 藝術家奇想玩「物件」
今年的超親密小戲節以「物件劇場」命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以「物件/偶」為元素,發表創作。在國際節目部分邀來「玩具劇場」、「默劇與偶戲」、「物件(材質)劇場」形式發展成熟的團隊,國內演出則邀請台灣六位資歷豐富的劇場人加入創作,讓現代劇場語言和偶戲對話或拆解重組。演出場域更首度加入了氣氛古老的大稻埕,讓人格外期待在此能看到什麼樣的小戲風景!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無人劇場 機械手臂當主角 《罪惡之城》 反思科技過度發展之惡
今年「數位表演藝術節」的重頭戲《罪惡之城》,是國內首見的科技媒體無人劇場。由視覺藝術家王俊傑和「豪華朗機工」團隊製作,描述地球因資訊過度發達,導致毀滅前的廿四小時發生在大賣場中的故事,呈現資訊爆炸下人類生存狀態的改變。特別的是,《罪惡之城》以機械動力、裝置、影像的運動組合,代替真實演員的在場表演,創造全新的觀賞經驗。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印度流浪後的體悟 林文中《小.結》 放下所有找自在
走過印度與峇里島,三個月的流浪為編舞家林文中帶來什麼?新作《小.結》呈現了他這段期間的思考,一段一路丟棄的旅程讓他體會了放下的自在,於是他試圖在作品中剝除舊有、直至空無——從「小」至無,是結束,也是個新的開始。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關於活著這一件事》的大哉問 周書毅獨舞 光與身體的時間對話
首演於去年的香港藝術節,周書毅的獨舞《關於活著這一件事》今年回到台灣,持續與「光」共舞,並進一步從「光」引出日月流轉、轉瞬即逝等對於生命與時間的隱喻,進行身體語彙探索之旅的整理。多位藝術創作者的參與,也讓這樣的提問與回應更形豐富。
PAR /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 國際大師連線 注入傳承與創新
今年「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的最大重點,就是邀到名聞國際的鋼琴加陳必先擔任駐節藝術家,透過她豐富的現代音樂演奏經驗,也把許多重量級的現代曲目首度引進台灣。音樂節曲目中,除了有魏本、費德曼、史托克豪森的經典之作,也有以「成雙成對.中西合璧」為題邀約台灣三代作曲家創作新曲,傳承創新並現,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