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探索人的精神狀態 《大世界娛樂場Ⅲ 白日白晝》「賭」讓人跟命運如此靠近

跟隨同系列前作,編導高俊耀的《大世界娛樂場Ⅲ 白日白晝》持續挖掘「賭」與現代社會更深層的內在連結,從賭的外在世界,進入到「人在這裡面的一種精神狀態」高俊耀認為,賭為人們開啟了一個巨大的想像,提供了一個跟命運接觸的機會。而依循著窮劇場對聲音與肢體的探索,這部直面現實社會的作品,「我們不傾向直接搬演,而是在整合消化之後,放入創造的角色和情境裡訴說。」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在移情與認同的邊界 《恐怖谷》開啟另類的科技展演

自從AI人工智慧讓人造人變為可能之後,探討相關議題的動漫影視創作也前仆後繼地出現,將在兩廳院秋天藝術節展演的《恐怖谷》是少見以劇場觸及此主題的創作,甚至直接「造人」,直接讓擬真的人形機器直接在觀眾面前展演,虛實交錯地探索觀眾的心理認知狀態。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少女練習》 以聽覺實踐少女的身體

購買一張《少女練習》的票券,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等待,像等待一陣風那樣,將視覺收起,雙手打開——隨後,你將收到一份包裹,內有音檔,跟隨藝術家蘇品文的指示,與他重返一趟展演《少女須知》時的身體覺察之路。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耿一偉與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在地方醞釀好專輯,才不做一片歌手!

用製作音樂專輯的思維來策展,規劃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到第4年的耿一偉說:「你不能一次打完所有地方團,還要能每次都不一樣。」逐步收歌、醞釀風格,拉長線耐心鋪陳,絕不當一片歌手!藉著作品突顯在地的人文特色,也挖掘空間的各種可能,今年丟出「我們來幹大事」的主題宣言,作為一種態度,也帶有某種「塑形」的展演性。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復刻純淨人聲 引領重返文藝復興的巔峰 翁佳芬與台北室內合唱團「純粹.複音」

台北室內合唱團的「文藝復興」系列,將在指揮家翁佳芬帶領下,於11月推出「純粹.複音」音樂會,以「文藝復興經典再現」、「複音音樂當代復刻」兩大主軸為題向歷史學習,引領觀眾以「聆聽」來感受由現代人聲所構築的立體音響。音樂會也規劃了現場與同步線上直播,不管進不進音樂廳,都可聆賞到悠揚的文藝復興之聲。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朱團35周年壓軸音樂會「此時。此刻」 展現前鋒與後盾的團隊能量

吳思珊、何鴻棋、吳珮菁、黃堃儼4位資深團員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一起走過35年,「此時。此刻」音樂會透過樂曲表達最真實的自己。未來,不管碰到多少挫折與困難,他們還要一起走下去。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透過手機《洗頭》 張剛華繼續探索人與人的親密接觸

從2018年展開的《洗頭》,是藝術家張剛華一路發展的創作計畫,從工作坊、田野調查、社區劇場展演,其核心是透過「洗頭」時人與人之間的短暫親密接觸,與人互動,藝術家也藉此過程回身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在疫情限制下,「接觸交流」的模式轉換到線上,這次臺北藝術節的演出,張剛華以手機為媒介,透過「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形式,試圖讓兩個部分能夠彼此對話,成為一個完整的論述。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穿梭時空 現場「抵」家

「藝Fun線上舞台計畫」運用同步直播與錄播兩種方式,讓不同類型的觀眾能在家就穿梭古今。其中春河劇團的《當我們同在一起》是進行現場直播演出,故事透過兩天的停電讓一家人重新省視彼此間的關係,剛好呼應疫情下家人可能緊繃、可能密切的家庭生活結構。而尚和歌仔戲劇團則用錄播方式,推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順利演出的年度大戲《棲地木蓮.劫獄》,改為「讀劇音樂會」版本,期待未來能吸引觀眾進入劇場觀賞實體演出。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藝Fun線上之兩場音樂會 極緻美聲直送到家 現場府上皆享受

文化部近期推出「藝Fun線上舞台計畫」,讓觀眾在家也能親近表演,其中首場是對位室內樂團所推出的「對位尋『樂』趣!」,節目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環繞音場中錄製,將演出柴科夫斯基與韋伯的作品。另一場是次女高音范婷玉推出的「靠近.荀貝格」,在直播與線上同步的場次中,她選擇以作曲家荀貝格不同時期的作品,讓聽眾認識調性與非調性之間的運用及不同的美感轉換。

PAR /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作曲家温隆信掌舵規劃 六堆300音樂節 奏出客家

屏東六堆的客家聚落發展,從康熙60年起算迄今已有300年歷史,為了紀念客家先民開墾的辛勤,並且突顯族群豐碩的文化傳統,作曲家温隆信肩負起藝術總監一職,規劃了「交響六堆心-六堆300 紀念音樂會」系列活動,以交響、爵士、歌曲、舞蹈等呼應台灣多元的社會,並且搭配講座、旅遊等活動以實際感受在地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