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PAR / 第212期 / 2010年08月號
《亂碼2010》 純粹肢體的變幻旅程
古名伸新作 十位表演者同場接招即興 編舞家古名伸新作《亂碼2010》將在十位表演者——包含九位舞者與一位音樂家——的共同即興編創下展開一場場無法預期未來的挑戰,有如一個球隊,如何傳接球,如何出招接招;不說故事,但在非語言的肢體動力行為中,卻照見濃縮版的人生,舞者上演的可能是愛情、事業、家庭、自我等林林總總,觀眾亦可在觀看中搜尋線索,編製自己的故事……。
PAR / 第211期 / 2010年07月號
在生活的禪學中 尋找快樂的真義--《快樂不用學》 喜劇中體悟生命奧秘
《快樂不用學》 喜劇中體悟生命奧秘 表演工作坊七月演出的《快樂不用學》,原是賴聲川去年與香港話劇團用「集體即興創作」方法發展出的喜劇作品《水中之書》。賴聲川說,用喜劇探索嚴肅的命題,是他一貫的創作手法,這回在台灣重新改編演出,正名為《快樂不用學》,讓觀眾在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悲喜交織氛圍中,領略生命的奧秘,發現快樂的真諦。
PAR / 第211期 / 2010年07月號
職業生涯太競爭? 女高音也瘋狂!--兩廳院歌劇工作坊趣味演出《太多女高音》《音樂至上》
兩廳院培育未來聲樂好手的搖籃──歌劇工作坊,將在七月下旬呈現兩齣少見的精采歌劇:《太多女高音》與《音樂至上》。兩齣一今一古的歌劇,異曲同工地拿歌劇職業的酸甜苦辣當主題,諧趣熱鬧地演出女高音與其他歌劇工作者的生涯特色。想知道優美Diva台下的辛酸?來看戲就明白。
PAR /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回歸文本的科技表演劇場--《萬有引力的下午》 探索網路與世代的互動關係
即將「超未來」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中演出,由廣藝基金會委託北藝大創作的《萬有引力的下午》,企圖從表演文本出發,探索科技在當代劇場的各種可能。《萬》劇由王嘉明執導,林如萍與姚淳耀主演,劇情呈現的是網路媒介與世代之間的互動和人際關係,全劇共有八個傘狀的片段,環環相扣的主題,各自相互連結,但又可以獨立成篇。
PAR / 第210期 / 2010年06月號
Taipei vs. Tokyo 「潮味」舞春風--舞蹈空間舞團與東京鷹《月球水》
身穿高校生制服的日本樂潮流系全男子現代舞團「東京鷹」(Condors),這回尬上舞蹈空間舞團,兩團在台灣日本兩地激盪舞蹈火花,舞團的同樣百變,碰撞出個性獨具、交手精采、合體絕妙的創新作品《月球水》。舞作融合了舞蹈、戲劇、影像,洋溢彈性、創新、幽默、機趣。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舞蹈空間《長鏡頭》 兩種觀點凝視生命歷程--西班牙和澳洲編舞家分別合作 打造兩支深情之舞
長期和不同國際編舞家合作的舞蹈空間,風格變化多元;春天才剛跳完/玩高能量日系搞笑作《月球水》,接著分別與西班牙、澳洲編舞家合作,在秋天抒情推演《長鏡頭》,企圖帶領觀眾在同一個晚上,自兩種相異的創作觀點,一起深情凝視人類的生命歷程。
PAR / 第212期 / 2010年08月號
八個半小時,看一場自我認同的追尋
《眾聲喧嘩》多元文化的聲音之旅 繼賴聲川《如夢之夢》、莫努虛金《浮生若夢》等長篇巨構,今年臺北藝術節的《眾聲喧嘩》將以八個半小時的長度挑戰台灣觀眾的看戲底線,所幸該劇導演是最會說故事的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眾聲喧嘩》將演出跨越歐美兩洲、時間經歷七十年,發生在九位演員身上的九段人生故事,勒帕吉在劇中大玩「聲音秀」,也將展現他最擅長的舞台場面調度,看他的戲想睡著,恐怕沒這麼容易!
PAR / 第211期 / 2010年07月號
以古典梁祝愛情 呼應現代跨海之戀--《蝴蝶之戀》 兩岸歌仔戲攜手合作的創舉
《蝴蝶之戀》由中國劇作家、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曾學文編劇,唐美雲飾演男主角,廈門歌仔戲團副團長庄海蓉出任女主角。這齣戲以歌仔戲為載體,由「梁祝」的愛情元素貫串全劇,藉著戲中戲的手法,描繪一九四○年代一對戀人分隔兩地,相思且等待的故事,時裝與古裝將在舞台上交錯並置。
PAR /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兩人四角的危險關係 揭露愛情殘酷本質--《海納穆勒.四重奏》赤裸呈現動物性情慾
莎妹劇團導演Baboo,繼《給普拉斯》之後再度和劇場演員徐堰鈴合作,以意象化手法,詮釋德國劇作家海納.穆勒劇本《四重奏》。《四重奏》以法國小說《危險關係》為藍本,兩位演員分飾四個角色,玩著角色扮演的遊戲,著重在性別顛倒的扮演趣味,以及以愛情中情人相互折磨凌遲為比喻的政治角力,突顯了愛情世界中慾望與權力的對立與競爭,犀利地嘲諷愛情的本質。
PAR /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林文中的《尛》 廢墟框架中玩積木--與姚瑞中、李建常合作 三熟男的童年回溯
林文中舞團「小」系列的第三號作品,剛好就是三個「小」推疊起來的《尛》,也剛好是三個熟男:編舞家林文中、藝術家姚瑞中及劇場導演李建常一起玩積木玩出來的微型劇場舞作。演出中,舞者不斷玩著圓柱體與方體的積木,將積木化為船隻、河流、街景、走秀台、機器人等等,童趣與人性化的自然動作隨之而出,舞作充滿日常性、幽默與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