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莎賓.梅耶 帶來古典中的搖擺風情 「單簧管女王」再訪台 舞動不一樣的聽覺風光
知名單簧管演奏家莎賓.梅耶將於九月下旬再度訪台,這次是應北市交首席指揮吉博.瓦格之邀,與樂團「共舞」一夜!擅長德奧曲目的莎賓.梅耶這回的曲目別出心裁,將演出雷史畢基的《鳥》與柯普蘭的《單簧管協奏曲》,後者有大量的爵士元素,讓梅耶可以展現其隨性自在、出神流暢的精湛技巧。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火車上警匪鬥法 台灣社會小縮影 綠光劇團《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
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系列的第三部《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改編自作家段彩華的短篇小說,場景發生在一輛舊時台鐵的平快車車廂上,描述一名警察得從高雄押解一名扒手到台北出庭聆訊,在火車旅途中,菜鳥警察與老扒手展開一連串鬥智鬥法的攻防戰。編劇吳念真將他對台灣現況的犀利觀察融入,他說火車車廂裡發生的種種,帶出一連串暗藏玄機的故事,如同「台灣社會的小縮影」。
PAR / 第272期 / 2015年08月號
《歌之版圖》 藝術家們與土地的對話 澳洲黑臂章樂團 跨界吟詠自然謳歌
來自澳洲的黑臂章樂團由澳洲原住民歌手與白人音樂家共同組成,這次訪台帶來的演出《歌之版圖》,創作核心來自於與土地的連結,集結澳洲各族裔歌手,以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吟唱,將既有和新創的音樂混搭,投影與演出同時進行,時而清唱、時而加入樂器演奏,別具特色。此次演出並邀請台灣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擔任客席,同台激盪與融合。
PAR / 第271期 / 2015年07月號
文件、影像、表演 述說回家的想望 阮劇團《家的妄想》 紀錄劇場形式取材在地故事
在臺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的撮合下,長期在嘉義耕耘的阮劇團,與莊益增、顏蘭權合作,以「家的妄想」攝影計畫為題,探訪嘉義東石沿海一帶,藉紀錄劇場的形式,探問人與環境的關係。藉由田野調查,創作者帶出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家中四個無法團聚的角色,牽引出「墳墓」、「頹圮」、「四散」等莊益增的攝影作品幾個不同的主題。演出將透過「文件」的選裁,創造劇場「互文」的可能性。
PAR /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菲利斯.克立澤 帶著法國號跨界遨翔! 北市國「我要高飛」 現代舞、國樂同台展藝
德國備受矚目的法國號新秀演奏家菲利斯.克立澤,將首度應邀來台,與北市國一起「高飛」!四歲即與法國號迷人多變的音色結下不解之緣,沒有雙臂的克立澤以腳與輔具,精準呈現樂句各種細膩色彩變化,這次他將與北市國演出莫札特《第三號協奏曲》,還有編舞家蘇威嘉以「嬉戲」為主軸編舞同台展演,果然「瘋跨界」!
PAR / 第270期 / 2015年06月號
相聲、Rap、音樂劇 夜市開講 表演工作坊《夜夜說相聲》 唐從聖擔綱主演
從第一齣《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意外讓相聲在台灣起死回生開始,表演工作坊的「相聲」系列漸漸成為該團金字招牌。今年適逢卅周年,表坊特地製作《夜夜說相聲》,回顧此前四大經典相聲劇最精采逗趣的段子,由唐從聖主演,場景從當年時髦的西餐廳搬到最具本土風味的夜市開講,形式除了說學逗唱,還加入饒舌Rap、音樂劇,讓「相聲、Rap、音樂」三合一。
PAR /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東西古樂的碰撞 跨越時空的交會 「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 國寶廖瓊枝也獻唱
讓東方與西方的「古樂」在舞台上碰撞,會迸出怎樣的璀璨火花?由采風樂坊與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不但將各自展演東西古樂,更以當代作品作為媒介和平台來對話,邀請台灣作曲家董昭民及德國作曲家Oxana Omelchuk各創新曲,並邀國寶級歌仔戲演員廖瓊枝參與演出,打造東西人聲的奇妙交會。
PAR /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跨文化的深刻人性 極簡的劇場哲思 彼得.布魯克《情人的西裝》
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上演的《情人的西裝》是彼得.布魯克這十多年來巡演最多的作品。該劇改編自南非作家康.塔巴的小說,透過一個妻子對丈夫不忠的外遇故事,陳述了南非黑人備受種族歧視、階級壓迫的生活處境。彼得.布魯克將「空的空間」概念,在此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極簡的舞台布置,演員與樂手行雲流水的搭配,說書人和角色之間的流暢轉換……大師之自由揮灑,以臻化境。
PAR /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藉紙箱的詰問 開展肢體的辯證 舞蹈空間舞團《沉睡的巨獸》 探討民主的可能
曾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過《橄欖樹》和《時境》,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相當懂得在舞作中展現其對敘事力道和詩意畫面的編排與調度。今年三度合作的新作《沉睡的巨獸》,創作構想則來自於麥斯卡利對於我們似乎已習以為常的民主與自由的疑惑與叩問,透過與三地舞者的合作,及與現場聲音、紙箱布置互動,探尋並展現不同地域人民的民主肢體想像。
PAR /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皆舞台 搬演「泥土記憶」 臺南藝術節「城市舞台」系列 用表演綻放文化地景
臺南藝術節的「城市舞台」系列鼓勵表演團隊走出制式劇場,以城市文化地景為創作場域,透過表演藝術的介入,營造文化古都的新風貌。今年以「泥土記憶」為主題,包括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大南門城、延平郡王祠、北頭洋文化園區、陳德聚堂、永成老戲院等,都將成為演出空間,入選的節目取材涵蓋歷史、人物,甚至聲音、氣味等,從不同面向挖掘台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