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描繪夢想與現實的歡樂喜劇 在倫敦看《服務員─前台音樂劇》

看表演或聽音樂會時,通常都會忽略收票帶位的服務人員,他們如同無名英雄,細心奉獻,讓演出得以順利進行。在倫敦查令十字小劇場演出的《服務員─前台音樂劇》則以前台服務人員為主角,讓觀眾好好地認識前台人員在「歡迎光臨」和「晚安再見」之間的忙碌工作、青春心事及遠大夢想。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塗鴉藝術家編芭蕾? 噱頭行銷吸引新觀眾

為了吸引年輕人進入表演殿堂欣賞演出,美國出現了兩個相當不尋常的做法。紐約市芭蕾舞團邀請不是編舞家的街頭藝術家JR來編舞,只因看上JR廣大的社群網路追隨者。科羅拉多交響樂團在畫廊舉辦音樂會,還可抽吸大麻,被暱稱為「大麻音樂會」,引起全國矚目。開發新觀眾,很多時候就要面對行之有年的基本表演方式,能否從根改變,而這正是最大的難題。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2014柏林戲劇盛會 精選與醜聞齊發

劇場菁英聚集的柏林戲劇盛會猶如德語劇場的年度奧斯卡,精選十齣各具特色的戲劇作品輪番上演,名導與新秀同台競演,熱鬧非凡。然而竟爆出抄襲醜聞,戲劇盛會評審之一的丹尼耶拉.慕斯奇歐尼可針對《茫茫黑夜漫遊》所寫的推薦文字,竟然跟劇團當初演出時的本事文宣幾乎相同,引起劇場界譁然,最後這位評審只好退出。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戲劇寫未來 《查理三世》反思君主立憲

查爾斯王子是英國史上最久的王儲,劇作家Mike Bartlett的《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Ⅲ,以「未來劇」方式,想像女王駕崩後的英國政局,這齣深刻處理政治議題,演出後頗獲好評。藉由新聞自由引發的憲政爭議,《查理三世》讓觀眾藉此反思君主立憲制度的功能,和民主價值等課題,也重新思考人民對國家元首的期待。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凱蒂.米契爾《朱莉小姐》 天津北京聯演引爆討論

天津大劇院將二○一四年定位為戲劇年,主辦單位從歐洲引進了幾齣在國際上口碑極佳且具前衛性的戲劇作品,如《假面.瑪麗蓮》、《朱莉小姐》和《耶德曼》,在北京藝文圈引起一陣騷動。其中《朱莉小姐》還應邀到北京演出。但其以電影的拍攝場景結合獨特的音效呈現,創新形式也引起質疑聲浪,就傳統觀賞習慣而言,觀眾確實沒看到一場「戲」,而是紮紮實實地看了一場表演。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香港原創劇《棋廿三》 題材敏感上海演出被取消

由資深編劇張飛帆創作的《棋廿三》以棋理觀察戰爭形勢,把棋藝手段用於軍事戰略上,在香港演出時頗獲好評。在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協助下獲邀至上海演出。然而演出前突然接獲政府緊急通知,取消演出。懷疑是因內容牽涉中日歷史,而兩國關係又剛好緊張所致。

PAR /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給我鈔票 其餘免談 俗化《萊茵黃金》神話 葉利尼克《純金》批判資本主義

華格納《指環》裡影射的社會性、經濟性,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其實早就被蕭伯納道出。在葉利尼克筆下,布倫希德面對佛旦不再唯唯諾諾地認罪,而是一針見血地點出佛旦在這個資本主義體系中所犯的一連串錯誤。葉利尼克的《純金》在導演斯泰曼與指揮Markus Poschner合作下,三月初搬上柏林邦立歌劇院舞台,以演員、歌劇歌手,和舞台上的管絃樂團、聲響合成器等,用簡潔形式和貼近一般人生活方式的場景和語調,有力地表達華格納《指環》隱射的批判。

PAR /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一生追求亞裔獨立音樂風格 華裔音樂家侯維翰辭世

在政治及音樂上皆頗有主見的華裔音樂家侯維翰小就對藝術和黑人文化很有興趣,東岸的爵士音樂圈成了他音樂的搖籃,並期待透過藝術,人民可以找到自我定位和解放自我意識。雖然他因病辭世,但他反不公不義、為弱勢族群發聲、致力追求美國亞裔獨立的音樂風格,也是後代音樂家的一個榜樣。

PAR /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紀念歐戰百年 《凡爾賽》《永誌不忘》回顧歷史

戰爭的傷痕令人難忘,倫敦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地以戲劇和舞蹈,讓觀者體悟並省思戰爭所帶來的苦痛。丹瑪倉庫劇院的《凡爾賽》,透過主角與戰死沙場的幽魂間的對話,深刻剖析了主角身處外交折衝的心境和理想。英格蘭國家芭蕾的《永誌不忘》包含四支新作品,藉由四位編舞家各自對於戰爭的敘述和不同的舞蹈語彙,也讓觀眾看到英格蘭芭蕾的新突破。

PAR /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法國文化電台製播廣播劇 向美國劇作家霍洛維茲致敬

橫跨電影、電視及劇場界的美國現代劇作家霍洛維茲,從小就聽廣播劇,培養出豐富的想像力及敏銳觀察力,也讓他不斷思考如何塑造角色才能抓住人心,因此寫出的劇作廣受好評。法國文化電台在四月上旬推出了他一系列作品的廣播劇演出,聽眾反應相當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