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首爾市立交響樂團線上直播 向抗疫英雄致敬

武漢肺炎疫情自今年初爆發以來,韓國一度成為僅次於中國的重災區。為了防止感染擴散,在政府倡導的社交活動「暫停」運動和民眾的積極配合之下,疫情雖逐漸趨緩,藝文產業卻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急需維持運作的替代方案。首爾市立交響樂團首次製作的線上直播節目,為表演藝術界提供了執行範例,也為愛樂者帶來輕鬆的居家聆賞體驗。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疫情蔓延時的生存之道 網路是表演藝術安身處?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爆疫情以來,北京的演出都宣告暫停,還沒看到舞台復工的跡象。在此非常時期,中國的國有院團還能有政府資源扶持,但民間機構與個人就只能自尋出路。不能在劇場演出,網路就成了舞台,國有院團已多年累積的作品推出「線上觀演」和「雲展播」,民間公司與創作者就只能利用網路資源開直播,塑造個人品牌,但表演無可取代的現場感,要如何成立?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 「雲演出」成救命良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東方燒到西方,歐美表演重鎮如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都高掛停演牌,上海也持續停演四月份預排劇碼。為了讓show繼續go on,以網路線上表演為媒介,提供給觀眾欣賞的「雲演出」成了中國眾多演藝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應對之策。滬上京崑越滬淮五大劇種紛紛和抖音、B站等網路平台合作,在劇團內開啟了「雲表演」「雲排練」「雲劇場」的線上直播演出方式。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黑暗之中 穿越時空跨越世代的成長傳承 瑞典編舞家凡.丁瑟作品《靜默》

世界似乎已經毀滅了,黑暗中的舞台上,只剩下一個金屬結構體,在核爆後的抽象時空裡,記憶幽魂如地縛靈般被困在此處;五名科幻的女子在廢棄的宇宙中心,於舞台上緩慢前進,朗誦、歌唱和祈禱。透過日常的儀式和普通的手勢,將日常轉變為超越,將知識一代傳給一代。這是瑞典編舞家傑夫塔.凡.丁瑟的新作《靜默》,一個關於記憶、遺忘、 世代傳承與時光流逝的,像夢一樣黑暗的作品。

PAR /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舞台設計令人驚豔 以寫實映照超現實 倫敦二月的邱琪兒《遠方》與《一個數字》重製

年過八旬的英國知名劇作家邱琪兒創作不輟,時有新作與舊作同時搬上倫敦舞台,今年二月則有其兩部作品《遠方》與《一個數字》分別在丹瑪倉庫劇院與塔橋劇院上檔,且受多數劇評人肯定,或許跟令人驚豔的舞台設計有關,兩者都藉由寫實、甚至懷舊的場景,烘托作品中的科幻、超現實元素。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當表演遇上手機 難分難解的愛恨糾葛

在全場專注看著台上表演時,忽然響起的手機鈴聲,勢必讓觀眾感到憤怒甚至抓狂,但在這個手機可以傳訊息、錄音錄影及做其他更多的事的時代,表演者、表演場館對手機可說是又愛又恨,它可能是干擾演出的罪犯,卻也可能是召喚新觀眾的推手,美國甚至開發出一邊聽音樂一邊傳送講解的app,讓有心親近音樂演出的人更容易進入音樂世界……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戲劇盛會名單公布 女性名額、日本導演獲選受矚目

今年「戲劇盛會」的獲選名單近期公布,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從去年確立的50%女性創作者保障名額於今年首度實行,名單首次以六席女性導演╱編舞成為多數,而藝術總監布德霍澤也強調,邀演名單中的女導演作品皆是水準之作,並非因為配額制而勉強入選充數。此外,日本導演岡田利規以在慕尼黑室內劇院執導的《真空吸塵器》首次入選也受到關注,引發眾家討論其中意義。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基根-多藍新作《瑪姆》 一場末日前舉辦的舞會

《瑪姆》是愛爾蘭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的最新舞作,近期登上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相較於前作《癲鵝湖》,此作以較為抽象與直覺性的手法呈現,但依舊強而有力地表現了一個現代主義入侵傳統生活的概念。基根-多藍與一群當代舞者在丁格爾半島居住並創作,《瑪姆》也裡裡外外都顯示著其與丁格爾半島景觀與居民的密切關係,演出像是一場在世界末日前舉辦的舞會,面對毀滅時,舞者肆無忌憚地釋放能量。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劇場大師克勞德.雷吉辭世 「無聲的震撼」永銘人心

法國導演克勞德.雷吉於二○一九年十二月廿六日凌晨辭世。高齡九十六歲的雷吉橫跨法國公、私立劇院超過半個世紀,累積了八十多部作品。他不但挖掘許多蘊含著豐富文學價值的當代文本,也帶領無數知名演員超越自我、挑戰充滿詩意和感官性的劇場表演(註1)。

PAR /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疫」想不到 大陸演出票房巨損廿億

春節期間爆發的病毒疫情,讓幾乎所有行業遭到重創,首當其衝的正是表演藝術行業,因政府防疫守則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應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劇院等演出場所),讓演出紛紛取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剛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坦言:「二○二○年一至三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兩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廿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