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創業年代

創業之初,一遍又一遍的失敗,有點像演員排戲時,一遍又一遍的摸索,在失敗和摸索的同時,也得到了化經驗為知覺的成長,那個歷程,對個人,對國家社會,都是絕對重要的,而且只有在經歷的時候,我們才能掌握它、...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我被莎士比亞殺了

詮釋和創造的本意,本來就是要建立在有沒有能力找到前人的不足或者未盡之情、未盡之言、未盡之理,而去補足它,這才達到了詮釋或創造的原則。否則,像我演完了《奧賽羅》,就算詮釋過了,那就不是了,而且大不是...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托爾斯泰如是說的省思

沒學校不行,有學校卻不是全部,其餘的部分只要不被學校體制給搗壞,了解了一些專業基本然後走出去,繼續去質疑探究,用畢生的精力去實踐,也許我們還可以給所謂的藝術專門學校一些認同吧!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大哉身體(上)

身體語彙和語言文字是來自不同國度的,它超越了所有語言和文字互通的範圍,旨在突顯人類情感不易對焦的個性。所以當語言或文字想要精確地描述情感或情境時,身體語彙就有機會直接以其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方式,...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完美與掌控的隨想

直到不久前我終於了解,自己在做的即興,其實跟林老師要求的絕對,是根植同源的。因為我們都在追求一種極致的完美與掌控;她用時間與心力去琢磨作品可以呈現的絕對,而我則把脆弱易碎的完美放在每一個當下可被易...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時間迷航

我還真希望漸漸地有愈來愈多的人質疑為什麼需要如此多產,為什麼要不斷消費創意。當我們開始重視質勝過於量時,也許我們可以用比較多的時間做比較少的事,那時我們就有希望開始體會事情在時間上發生的滋味與價值...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嗨,John哥」

今年,當我看到這張教師節卡片上頭那閃亮亮的 「嗨,John哥」,我突然了解廿五年前,老師收到我的信,看到第一行就傻眼的感覺。這也讓我明白,無論在哪個年代,不同的年齡看事情都會有不一樣的角度與想法。...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爵士樂與汽車喇叭

對一位古典鋼琴家來說,卡普斯汀的作品,是一個非常好的爵士樂入門。古典鋼琴家們常有雄心壯志想玩爵士樂,但卻沒人會把這些樂曲寫成可以直接彈奏的譜,這點,常讓古典鋼琴家們不知所措…&hel...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貝多芬也是你的師祖公?!

有了貝多芬,才有徹爾尼;有了徹爾尼,才有對後世影響很大的李斯特和萊謝蒂茨基。這兩位演奏家就像是賽馬競技場中的冠軍馬,在退休後,像種馬一般,開始努力地培育下一代音樂家。因此,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幾乎所...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你會讓我踩在九號史坦威上表演嗎?

在平常的演出裡,我都會期待可以彈奏演奏廳裡最大的九號史坦威鋼琴,那就好像有機會可以開法拉利跑車在大街上閒晃一樣,那種拉風的感覺實在很好。踩在鋼琴上這廿秒,不只是這段的高潮點,也是整齣戲的高潮。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