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直覺萬歲

我們的意識與直覺不斷地交相運作,讓我們得以正常過日。在直覺的天地裡,感官都是打開的,不只是看得到,聽得到,連呼吸也可以聞得到,皮膚可以接收得到,然後直覺就像樹上自己掉下來的果子,隨手可撿。你問這是...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小心,「拜爾」就在你身邊!

終於,有個人忍不住,說:「拜爾啊~就是拜爾啊!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什麼是拜爾!?」當我解釋,我從來沒有聽過『拜爾』時,他們用了更不可置信的眼神打量我,這種感覺,就好像一群德國納粹發現有個美國間諜一樣...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比較一下這兩組詞彙:「內在、靈魂、內容」vs.「外在、身體、形式」,會不會覺得前者比較有深度、純淨、紮實、浪漫,後者比較表面、骯髒、輕浮、無趣。這是語言二分後生產的「感覺」,難道強調身體鍛鍊和外在...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山不在高

形形色色的出家人,經常在我身邊走過,看過他們快樂地唸經,也聽到他們心中的迷惑。比在家人的迷惑更真實?或者更虛妄?他們也像一般人一樣,在自己生活的舞台上,像一個影子掠過,無人知覺的影子,哪怕,那一位...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本質之說

藝術應該是一種深沉的社會反省,在它的主體性之下經常是批判的、質疑的,甚至是很不社會性的,因此它的獨創性才得以發揮。集體社會在表面上經常以一種坦蕩蕩的態度支持這種藝術的表徵,但卻在面臨難以下嚥的藝術...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殺掉我爵士樂裡的貝多芬!

住在台灣的這些年,我常幻想可以在飯店酒吧或是餐廳中為一些正在用餐的聽眾演奏。我也發現有些人對此有些偏見,我曾向大學裡的同事提到,想要去找這樣的工作,他回我說:「搞什麼?你是古典鋼琴演奏家耶!你只要...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疒」很適合劇場,就像劇場很愛處理病態的人性,或覺不病態就沒人性,或是觀眾覺得病態但創作者根本沒有這樣想,例如哈姆雷特。除了病,「疒」也會讓人聯想到夢、孤獨、分離、死亡,因此床這傢俱也很常被使用在...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溫州一家人

這一家人的奮鬥史,如同述說了過去二、三十年,溫州人充滿勤奮不懈的歲月,而且被拍成了電視劇,觀眾看了大多有勵志的感動;而溫州人看了不一定是勵志而已,而是普遍有一種共鳴,再加上一些光榮和深刻的回憶。一...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焦慮隨想

表演是舞蹈世界裡最真實的實踐,我們不只是想它、說它、理解它,更要做它。沒有實際的操作,我的舞蹈世界就會有缺憾。所以自找的,焦慮就跟著創作與演出一波一波地來了又去、來了又去,就這樣也歷經了廿多個年頭...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約翰要走「駱駝漫步」

走路,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但有些特殊的走路姿勢,會成為一個人很明顯的個人特色。像布拉姆斯,他有屬於他獨特的走路姿勢,他會抬高下巴、豎直背脊,然後把雙手交叉在背後,挺出他的鮪魚肚,並且用這種姿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