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民俗藝術進城 省博物館戶外民藝表演的意義

城市人接受了「現代化」的觀念,以藝術殿堂爲貴,促使民間藝人也爭相擠身其間,結果遠離了培育的芬芳土壤,又失去了全民參與的樂趣。其實,藝術何來高下之分?場地豈有雅俗之別? ...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只因爲她的名字叫《黃河》

比起《靑年鋼琴協奏曲》的淸新,《梁祝》的抒情,乃至於文革時樣板戲的創意,《黃河》實在一無可取。 ...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文化.語言.戲劇

借戲劇表達理念是可行的,藝術形式的自由追求是可貴的,這一切都表徵了對西方式的思維自由和個人主義的肯定。但如果只像從西方吹來一朶無根的花,如何扎入中國的泥土呢? ...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膚淺的美

正因爲我們的古人從來不討論美學,中國人的骨髓裏沒有美學的觀念,一旦談起美來,眞正是非常的感官,非常的表面。說中國人的美學就是綉花枕頭,是一點也不寃枉的。 ...

第0期 / 1992年10月號

文化與藝術之間

有些藝術家説政府不重視文化,即政府没有特別照顧或尊重他們。他們説社會没有文化水準,即大衆不能欣賞他們的藝術。這是最狹窄的文化觀。 ...

第0期 / 1992年10月號

從「民心劇場」談起

我們今天的社會應有盡有,但是却没有一個專供演出舞台劇的劇埸。像台北這樣的一個大都市,擁有如許多的高等學府,竟不能支持一間小小的劇場,也竟不能和美國今天的一個小鎭相比。我還能説什麼呢? ...

第0期 / 1992年10月號

一項有意義的嚐試──談鋼琴和國樂團的合奏

鋼琴正如源自中亞的曲項琵琶,東來之後備受歡迎,逐漸華化而成爲中國的新樂器。所以,這一次鋼琴和國樂團的「對話」有相當的歷史傳承。 ...